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选本诗歌2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选本诗歌2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千家诗全文及解释?
《千家诗》全文及解释:“唐代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关于千家诗全文及解释,如下:
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全书共22 卷,录诗1281 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千家诗七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文如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燃豆萁,即豆秸,是指豆荚烧后的残渣。这首诗用煮豆燃豆萁的形象,表达了同根生的人们却相互残杀的悲哀。
杜家小龙的全部作品?
杜家小龙,85后,写诗人。有作品见于《兰州日报》《黄土地》《甘肃诗萃》《定西日报》《格桑花》等及某些诗歌选本,从一树海棠看见自己,和你在时间上跑马,我就站在哥舒乾纪功碑道,黄昏与一竿竹子对谈,熬到中秋月光,今夜喝干如酒月色。
王力的《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是 2009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该书讲述了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对于版本是经过选择的,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并避免烦琐,也不打算在每一个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说明。
黄河口作者?
作者介绍
王桂林,1962年生,著有诗集《草叶上的海》《变幻的河水》《内省与远鹜》《以一棵矮小的松树的方式》《新绝句:沙与沫》等。现居山东东营。
《黄河口诗人部落》是2012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桂林。
内容介绍
共同生活在黄河口这片荒茫之地的6位诗人,怀揣不同的理想安静地生活、默默地写作。他们惺惺相惜,共同取暖,并试图用这样一个诗歌选本,概略地呈现各自的写作成果和生活情态。他们偏于一隅,各自承担着各自平庸的命运,但又以各自独特的姿势,用诗歌做着向神无限靠近的努力。这种努力和黄河一样,黄河,从黄土高原流到东营——黄河入海口,流到诗人生息的地方,浑浊而沉静,压抑着巨大的激动。但它始终和诗人一起,朝向这大海。
想系统学习诗歌,该看哪本书呢?
想系统学习诗歌,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希望达到的高度,希望取得成就的方向(如鉴赏、批评、创作等)。
再之,就是要清楚自己目前的状况。例如,自己目前所处的水平,可以花多少时间,是全职脱产学习还是业余时间学习,是否有老师指导等等。
较为正统的方法是先读《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并依此作为大纲,按次序研读其涉及的作品。这种方法费时甚多,并且阅读的作品的时代为由远至近,一开始学习的就是读《诗经》、《楚辞》,对自学者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唯这样,才担得起“系统”两字。
假若是仅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诗词写作的。在开始时并不需要读太多的书籍。除了一些工具书(如《诗韵合璧》、《康熙字典》、《汉语大辞典》等)外,开始时买一本纸质的《唐诗三百首》就好了,如要学填词的就加多本《钦定词谱》和《宋词三百首》也就差不多。
因为学习诗词写作,重点是在于“写”,而读也是应该依“学写”的需要而去读,读的方式在于“深”而不在于“泛”。
记得我学诗词写作时,《唐诗三百首》我就用了好几本,因为其除了可供阅读外,还是我的作业本。例如最基础的学习构句,便被老师要求将里面的诗句,划出分隔线。学习平仄,老师便要求将里面的格律诗,全部标上平仄。学习对仗,便要将里面的对句划出研读。而意象、典故、构章等等内容,同一本《唐诗三百首》,你都可以分出许多的专题去研读和练习。
所以旧时学子拜入师门学写诗词,单创作基础训练,便需要花两三年的时间,而所用的也不过是一本《唐诗三百首》。自然,这样的深度阅读,其对写作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也是再多的泛泛而读不可比的。
而更多的诗集阅读,则是完成基础创作训练以后的事。那时候,对诗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理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选本诗歌2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选本诗歌200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