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艾青诗歌绘画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艾青诗歌绘画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艾青诗中有画?
艾青诗歌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就要从绘画的基本要素:色彩、点线和构图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比如《艾青诗选》中的《刈草的孩子》就体现这点。
通红的夕阳、绿色的草地、闪着金光的镰刀,色彩鲜明;孩子(竹篓、镰刀)是点,割草的路线是线,草原是面,构图和谐丰富;整首诗将孩子的渺小与阔大、凄美的气氛相衬,情思动人。
诗歌中“通红”“草原(绿色)”“金光”是色彩;“刈草”“竹篓”“镰刀”“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是画面的点线;“草原”“夕阳”是构图的大背景。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结合,将孩子割草的画面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据此理解作答。
艾青的诗总是充满什么这一时期的他的诗歌主要意象是什么诗人因此被称为什么的歌手?
(一)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二)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1978年前后艾青诗风变化?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20年的沉寂,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鱼化石》、《镜子》等。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诗人艾青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又重新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失去的岁月》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在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大西北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艾青诗歌绘画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艾青诗歌绘画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