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四年级诗歌赏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四年级诗歌赏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静夜思》的大意是什么?该如何赏析?
【我是加盐的咸鱼】非常感谢有机会回答您的问题。
内容提要:
01、作品原文
02、作者简介
03、作品对比
04、历史背景
05、领略诗情
06、结束语
【静夜思】
(唐 )李白
《静夜思》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明月年年有,思乡人之情。诗人这首思乡之作,冠绝群诗,闪亮诗丛。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这首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皎白的月光洒到我的床边
恍惚之中还疑是秋霜一片
抬起头就看见那一轮明月,
怅惘不已又是故乡在心间。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这首诗是他寓居湖北安陆小寿山时所作。自古以来明月就是诗词中的最常见的意象。所谓月是故乡明。李白秒手拈来,信口道出,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短短的20个字,道尽了思乡之情,可谓妙绝古今,使后人千古共鸣。
远客思乡之情,诗里最常见。李白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刻画出一个明静醉人的秋夜意境。在这里,李白摒弃了精工华美的辞藻,以简洁清新的笔触,妇孺可解的方式,抒写了游子刻骨的思念。良园虽好,不如早还家。故乡有亲人,故乡有温暖。独在异乡思异客,游子惆怅在天涯。暗夜沉沉,亦可昏睡,可是这扰人的明月却偏不让你睡,让你从梦中几番惊醒。诗人举头,低头,举头,低头,一晚上是再也不会睡着了。
你来问,我来答,给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是斤斗山下。
一、《静夜思》的创作背景。
《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该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当年李白二十六岁,途经扬州时寄宿在一家简易的旅馆里,当晚正是月圆之时,天空中月朗星稀,诗人百般无聊中凝望皓月,久离家乡后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来自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谱写出了这首千古传颂,中外共识的名篇《静夜思》。
二、原文和大意。
静夜思
床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意:明亮皎洁的月光从窗子照进来,屋里地上就好像撒了一层薄薄的秋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到天空中一轮满月,月圆之时团圆之时,我只有低下头来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人,思念之情涌上我的心头。
从如何创作角度给予自己些许解析,不通见谅。
大意是:羁旅怀乡,属于羁旅抒怀。
古代诗歌有边塞诗,怀古诗,抒怀,咏物,咏史,悼亡,叙事,田园。
其中羁旅是诗人普遍的一个主题,几乎都有其作品。主要是表达怀乡之感。其实怀乡即是爱国。
如何赏析:先由光引出光疑似霜(交代时间气候),再折回由光引出月,最后集结感情抒发望月思乡。
静夜思
作品别名
夜思
作者
李白
创作年代
盛唐
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这是一首咏叹唐玄宗与楊贵犯爱情悲剧的长篇叙事诗。若没有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恐怕不会产生《长恨歌》,唐玄宗为何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就是爱情之妙哉!当时的楊贵妃因兵变早逝,但唐玄宗仍是此恨绵绵无尽期!这首长诗高度地描写表达了唐玄宗与楊贵妃的爱情,成为爱情诗的千古绝唱。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有人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不叫人遗憾。《长恨歌》所写的历史题材是依照史实想像而成的帝纪间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又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而视爱情为罪恶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长恨歌》的认识,便常常游移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或者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文学批评混淆起来,或者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评价,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这种分歧,大概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即已存在。当时,白居易、陈鸿、王质夫闲谈玄宗与杨妃的故事,王质夫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他期待白居易的是表述爱情。陈鸿则不然,他认为,白居易写《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②赋予《长恨歌》以伦理说教的意义。白居易本人则认为,该诗表现的是“风情”,并非如同《秦中吟》、《新乐府》那样的正声。唯其如此,他在编集时才把它归入感伤诗,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③《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长恨歌》写作之初,未尝不曾出现过如陈鸿所说的“惩尤物,窒乱阶”的念头,写作的结果却是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假若白居易真的把这个故事写成讽偷诗,使全诗充满了“尤物惑人”的讽刺与说教,其价值将如何,我想,是很难与此篇分庭抗礼的。诗人以历史为素材,又不拘囿于史实,在文学与历史的隔膜中求得平衡,超越时空局限,并与人们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取得审美意义上的成功。读者掩卷之余,甚至会忽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完全将审美意识集中于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长恨歌》中的李、杨爱情故事,由于采用了民间的私誓情节,明皇、贵纪两个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人皆有情,君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情,一样为色所迷。所以,当《长恨歌》转向描写此种“色”、“情”时,便无法贯彻对唐明皇的批判,而变成对这位具有普通人性的多情男女的赞叹。
由于“美”与“恶”的结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恨歌》塑造的贵妃形象是一个足可与荷马史诗中的海伦相媲美的美妇形象。征城掠地、政治兴亡与这种女性美的力量对比,甚至都有些黯然失色了。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四年级诗歌赏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四年级诗歌赏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