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抗日战争诗歌朗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抗日战争诗歌朗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七律李克农?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攻占腊子口,毛泽东回忆长征一年来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行程两万五千里,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心中颇多感慨,触景生情遂酝酿了一首七言律诗《长征》。9月19日下午,部队到达甘肃岷县旋窝村,受到回汉群众的热情款待。当晚,毛泽东住在村民韩启明家的草屋里,将《七律·长征》腹稿写了下来。
30日傍晚,红军在通渭县城南门外的河滩上举行文艺联欢晚会,叶剑英、杨尚昆、邓发相继作了继续北上抗日的动员报告,李克农、黄兴等指战员表演了精彩的歌舞、戏剧、魔术,毛泽东则朗诵了他刚刚创作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保卫黄河大合唱场面描写?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5月21日,“中流砥柱”三门峡黄河大合唱在黄河公园中部广场隆重举办。来自三门峡地区的800余名合唱爱好者,与现场2000余名观众,激情唱响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旋律奏响时,观众们由最开始的低声吟唱,《保卫黄河》篇章的齐声合唱,就如奔腾的黄河震撼人心。伴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灵魂,表达了我国人民抗战的心声,激起了人民的斗志!其中听《保卫黄河》这一章的音乐,好像听到黄河水流奔腾湍急的声音,歌声此起彼伏,一个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场面跃然眼前。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唱出了中国的危机。唱出了全国人民紧急抗战的形势。
激扬的歌声与铿锵的旋律交融在一起,鼓励着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保家卫国,并肩作战,消灭日本侵略者,重建美好家园。
《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保卫黄河的原唱是谁?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作词:光未然(张光年) 作曲:冼星海 朗诵:瞿弦和 指挥:严良堃这首歌曲没有所谓的【原唱】第一次全曲演出《黄河大合唱》的,是1940年在重庆首次公演全部《黄河大合唱》的【孩子剧团】当时的指挥就是上面说到的严良堃
黄河大合唱的历史?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年代。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三队,从武汉奔赴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东渡黄河之时,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圪针滩古渡口的惊涛骇浪,都强烈地震憾着诗人的心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抗日战争诗歌朗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抗日战争诗歌朗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