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徐志摩散文诗三部曲?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收录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诗歌篇”精选了《翡冷翠的一夜》、《我有一个恋爱》、《云游》等最唯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徐志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多彩的人生阅历,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情及艺术趣味。
《你在心上,便是天堂》
细数近代的传奇爱情故事,徐志摩和陆小曼算是极为人所熟知的一对。徐志摩的散文、诗歌,大多的灵感都来源于自己的爱情经历,那些热烈、细腻、洋溢、深情的文字,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比他的文学创作更动人的,则是他与陆小曼之间真实的恋爱心声。徐陆二人的往来书信、恋爱日记,难得地被保留下来,这些文字,记录了他们从相识,到恋爱、结婚,直至徐志摩离世的情感历程,令后人为之感喟。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有子嗣吗?
风流志摩多春思,幼仪为其育二子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是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
徐志摩的发妻张幼仪为他生过两个儿子,林徽因是他心口的朱砂痣,后娶的陆小曼没生一儿半女。
1918年徐积锴(小名阿欢)出生不久,徐志摩便远渡重洋,留守在婆家的张幼仪带幼子徐积锴生活。
迫于张家压力,徐志摩很不情愿的接张幼仪去了伦敦。
徐志摩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三个孙女。
徐志摩的父亲是浙江海宁硖石首富徐申如,而徐志摩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家世更显赫。张家兄弟姐妹十二人,在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学术和银行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让她嫁得风光体面,她的娘家特地派人去欧洲采办嫁妆,光是家具就多到连一节火车车厢都塞不下。
1918年3月,徐志摩的大儿子徐积锴生于海宁硖石徐氏老屋。1918年8月,徐志摩远赴美国留学,期间他经常写信给父母询问儿子的成长情况。1921年他开始创作新诗。回到国内后他继续创作诗歌,名声大振,后来成为新月派诗歌的灵魂人物。
但是,随和潇洒的诗人不爱自己的结发妻子。婚后四年,他们在一起大概只有四个月,都是在他的假期。她在他旁边,心里默默期待和他说上一句话。可是,他宁愿招呼仆人,也不愿对她说半个字。
(徐积锴)
她到法国马赛看他,“他是所有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她的心凉了一大截。 他总对她说:“你懂什么,你能说什么”;他嫌弃她:“你真是个乡下土包子”;他冷漠残酷地要求离婚,完全不顾她已经怀孕,她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他答:“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有一个儿子,名叫徐积锴;徐志摩与陆小曼没有子女,所以徐积锴是徐志摩唯一的子嗣。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与孙辈在一起
徐积锴生于1918年,父母离婚后,徐积锴由爷爷和母亲抚养。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时,徐积锴只有13岁,由于长期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徐积锴对徐志摩印象不深,他对父亲的了解主要来自徐志摩传记以及家人和徐志摩朋友们的回忆。
徐家是浙江海宁巨富,外祖张家也是豪门巨族,母亲张幼仪离婚后成为知名金融家。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徐积锴肯定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徐积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学期间与张粹文结婚。张粹文是一位典型的美女,张幼仪认识后介绍给了儿子,徐积锴对她一见钟情,随即结婚,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
徐志摩的四个孙辈
1947年,徐积锴夫妇赴美留学,徐积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张粹文就读于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后来徐积锴获得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在纽约港务局做事,是一位有名的土木工程师。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张幼仪带着徐积锴的四个孩子来到香港,后来孩子们去了美国,张幼仪在香港与一位医生结婚。1970年代初,张幼仪丈夫去世,她随即去美国与儿孙团聚,1988年1月,张幼仪在美去世。
徐积锴在美期间,与徐志摩的好友胡适、梁实秋等人来往密切,从父亲的这些朋友那里,他了解了不少关于父亲的往事,对父母的婚姻及父亲的文学和感情生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60年代,徐志摩好友、著名学者梁实秋出面位徐志摩编辑作品全集,获悉此事后,徐积锴在美国各大学全力搜集父亲作品,并专程回台相助,徐志摩全集的出版,有徐积锴的一份功劳。徐积锴及其后人还专门回海宁为徐志摩扫墓,浙江当地媒体对此都做过报道。
说起徐志摩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对徐志摩的发妻张幼仪却知之甚少。
徐志摩和张幼仪结婚不久,于1918年生了徐积锴(小名阿欢),徐积锴出生不久,他便远渡重洋,留守在婆家的张幼仪带幼子徐积锴生活。之后,徐志摩将张幼仪接去伦敦,次子(彼得)出生,三岁时夭折。本以为可与丈夫团聚的她却迎来巨大的打击,此时已经倾心林徽因的徐志摩提出了离婚要求。
(张幼仪与徐积锴)
1926年夏天,张幼仪回国。由于徐家对张幼仪被迫与徐志摩离婚一事仍未释怀,徐志摩的父亲将财产的三分之一分给张幼仪和徐积锴。有了这笔财产,张幼仪与儿子徐积锴在北京过着较舒适的日子。后张母在上海逝世,张幼仪携儿南下奔丧,并就此留在沪。
徐志摩在36岁时,不幸飞机遇难,作为前妻,张幼仪养育他们的孩子,时年,徐积锴13岁。张幼仪以寄女的身份照顾着她的前公婆。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解放前夕,张幼仪赴香港,1953年,香港中医苏纪之向张幼仪求婚,她写信到美国征求儿子徐积锴意见。 此时,徐志摩已死去二十年。已成为土木工程师的儿子给这位“孀居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的母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称“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张幼仪与第二任丈夫共同生活了28年后,苏医生去世,张幼仪赴美来到儿子家,度过了她人生的最后岁月,于1988年病逝在美国。
1947年,徐积锴去了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科技大学攻读经济和土木工程学,先为土木工程师,之后从商,一生基本上与文学无缘。
徐积锴曾慨叹过:如果父亲徐志摩没有意外,就算活到七八十岁,也会有女人要他。有很多女人倾慕他的诗文。徐积锴能这样善待体味亡父个人的感情世界,也实属罕见。看来,张幼仪教子有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