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贺诗歌的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李贺诗歌的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一、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有独创性,往往超出常人的智力和自然时空的局限,充满神秘色彩。
二、诗歌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
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
四、唯美倾向。
关于李贺的文学常识?
李贺(公元790-816年)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又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 李贺虽然只活了27岁,但存诗达200多首,诗中充分显露他的天才。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怀才不遇的苦闷,风格幽冷凄婉。他喜欢用「死」、「血」、「鬼」、「泣」这类字眼,驱遣千奇百怪的形象,表现惊人的想像力,如《马诗》23首,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不遇的愤慨。有些诗则是描写幻想中的神仙世界,表现他的苦闷和追求。如《梦天》写梦游月宫,俯视人间的情景,表现了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改变它,转而厌弃现实,逃避现实的心情。描写人民疾苦是另一类题材,如《老夫采玉歌》写采玉老人的艰苦劳动,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有些诗篇则是揭露统治者残暴荒淫的诗篇,如《猛虎行》影射藩镇割据,《苦昼短》讽刺皇帝迷信求仙。李贺还写了一些恋情、闺思、宫怨之作,这类诗则以形象鲜明、意境美丽、格调清新、感情真挚为特点,如《江楼曲》写少妇等待夫婿归来,很有生活气息。 李贺的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形成独特的冷艳风格。李贺诗歌的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像的成分。构思不拘常法,意象之间跳跃很大,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求奇,便在事物色彩和情态上著力。 ◎李贺像(李俊琪绘) 锦囊投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前人多数对李贺诗歌色彩研究有哪些?
李贺是中唐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与修辞艺术密不可分。历来对李贺的研究偏重于从文艺学的角度去分析,相比而言,对其诗歌语言修辞艺术进行研究的文章不泛其人。
李贺诗歌色彩研究 绪 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中唐的李贺就如同一个幻师一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创造了一个个五彩斑 斓的世界。翻开李贺诗集,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被他诗歌中那奇幻的色彩吸引。 完全不同于中国古典诗词设色的清丽,李贺喜欢使用奇色、艳色、冷色。这些色 彩,不仅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具语言张力、情感表现力。 李贺诗歌的这个特质很早就受到了诗人们的重视,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 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设色秾妙”等。但是,自古及今,对于李贺诗歌的 色彩研究不是停留在古人“直感”的阶段,就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相对浮浅。 纵观李贺研究史,乃至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史,学者们尚未给予色彩研究以足够的 重视,更别说研究李贺诗歌中的色彩了。多年来,李贺诗歌中的色彩研究都只是 零星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基于这一现状,本文期待从李贺诗歌中的色彩切入,进行较细致的解读、分 析,力求能较为全面地把握李贺诗歌的设色特点及审美内涵,分析他如此设色的 原因。更重要的是,希望着我们的诗歌研究能以此为起点,对其他诗人诗作的色 彩有更精深的理解和把握。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色彩作为古典诗歌审美标准之一,古代诗论中对其讨论者不乏其人。近代学 者,循着古人的脚步,对诗歌的色彩词汇及诗歌色彩意象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诗歌色彩研究 就整体而言,现阶段对古代诗歌色彩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显性色彩词的 研究,即那些直接能唤起人们色彩感觉的词,如红、赤、黄、紫、金、灰、白、 黑等等,对隐性色彩词的研究则较少。其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色彩之意象研究、 色彩之语言风格及色彩之使用技巧等三方面,诗歌色彩审美等方面则涉足比较 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贺诗歌的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贺诗歌的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