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发散思维的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诗发散思维的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这句诗的意思和解析是什么?
【桃花】
清 严遂成
砑光熨帽绛罗襦,烂漫东风态绝殊。息国不言偏结子,文君中酒乍当垆。
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若到沩山应悟道,红霞红雨总迷途。
这句诗的意思见仁见智吧,我琢磨了半天,觉得这位诗人喜欢用典,前面用了桃花夫人和卓文君来描写桃花的姿色,后面一联也会用俩典故的,“怪他去后花如许”应该是用了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见仙女的典故,他们被仙女留了半年回去以后,子孙已经历经七世。这里也许是以仙女的口吻,叹息情人最终没能留住,桃花开得再美也没意思了。“记得来时路也无”可以理解为这俩人想回去但找不到路径,或者又用了《桃花源记》的典故,渔人从桃花源出去以后,带着官府的人再回去找也找不到入桃花源的路了,俩故事殊途同归,都感慨人不知珍惜天缘巧合才能遇到的桃花源,一旦离开就再也难以返回了(甚至可以理解为作者利用典故劝人珍惜春光桃花,青春一去就不复返了……古诗词都是发散思维,你随便联想)。所以结尾说到沩山悟道(沩山西北侧的毗卢峰下,有千年古刹密印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祖庭。),只有了悟了红尘的虚妄和生命的短暂,人遇到天台山仙女和桃花源时,才不会傻了吧唧要回去了,红霞红雨点题,指代总是在寻仙路上出现的桃花,时而作为路标,时而又让人迷乱找不到旧路,仿佛人本身的欲望、不理智等,总是导致人面对机遇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丰子恺作品风格?
1、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2、平易、纯仁。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3、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雍容恬静。
其他方面的创作风格如绘画、书法:
1、绘画
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
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2、书法
更注重的是小、巧、精、秀、拙,表现出书法创作中的抒写真情、真趣,若孩童般的天真、自然。作品图中如“誉、唯、仁”等字的处理,既天真活泼,又不失古法。
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他的书法源于北魏,兼及章草。风格的形成,既缘师门的影响,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感悟。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艺术本就是生活的提炼,文学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大众的喜怒哀乐在精神层面的表现通过文字来展示,这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反映,用散文、评论、诗歌抑或小说来表达,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
谢邀。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诗是什么?诗是抒情言志的韵文。
我们就算把言志的诗去掉,不看什么家国情怀,天下苍生的作品,只看家长里短,喜怒哀乐的小诗,同样是包含了人类所有的感情在里面。
喜、怒、哀、乐,一个都不会少。
那为什么题主会觉得读到的名诗都是惆怅的作品呢?
用王阳明的话说,“心外无物”。你看到的是你自己重视的,其他流派的作品你虽然看到了,但是选择性忽略了。
因为你自己喜欢这一种悲伤、惆怅的感觉,你的心思细腻在这个方面,自然会在这种情感上倾斜更多的关注。你在读到一首作品之前,潜意识已经告诉了你,不哀怨、无好诗。你会自然地和喜欢写作这类作品的诗人产生通感,觉得他写到你心坎里面了,这真是好作品。而没有带着这种你喜欢的情绪的作品,就被认为不怎么好了。
甚至很多作品,本身并没有离愁别绪,但是在你的主观意识中,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发散。
这就是所谓的“作品脱离作者”存在的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发散思维的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发散思维的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