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宋词中的地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诗宋词中的地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地理的古诗词?
王维《使至塞上》应该是关于地理的古诗词,写到了居延(地名)、沙漠、黄河、燕然山。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为什么情诗都喜欢用南风?
在古诗词中,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是带有季节性的。
这是由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文化意识,由于是季风性气候,所以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可以把诗词里的风简单对应为,东风-春风,西风-秋风,北风-冬风。南风往往指的是暖春和夏季的风。东风的意象往往出现在春天,东风通常指春风,常代表如春天般积极美好,欢欣的情感,或是闲愁相思。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便写出了春风吹来时,百花齐放美丽繁盛的一派春景。又比如李白的: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也是说春天归来的事。当然春风也容易使人生愁绪,所以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说的还是春天的事,但无疑平添惆怅。西风则是寂寞凄凉伤感的意象,常在秋天的诗句里。
用古诗词来描述天气和气候的差别?
人有忧喜,岁月四季。而在四季里,又分风、云、雨、雪、霜、露、虹、雾、雷等多种天气。可谓是气象万千,变幻莫测。
一雨一露,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日报根据“风、云、雨、雪、霜、露、虹、雾、雷”8个角度总结了36首描写天气的经典诗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古人笔下的气象万千吧!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的风雨冷热的变化过程;气候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稳定的大气变化过程,是长时间的天气综合变化过程。因此天气是善变的,不稳定;气候是稳定的不易变化的。用古诗词来表达不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天气变化。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表示气候特征。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
气候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
描述了我国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风从海上而来,携带水汽丰沛,容易引起降雨。但是玉门关以西地区(玉门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西端),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较少。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
3.“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苏轼《惠州一绝》)。
反映了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罗浮在今天广东省境内,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光照较多,夏强春弱,四季宜耕。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宋词中的地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宋词中的地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