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元曲50个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诗元曲50个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诗宋词元曲,哪个文学成就比较高?
文学成就有三,一曰艺术风格,一曰文体地位,一曰后世影响。然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唐诗较之于宋词、元曲,都略胜一筹。
先谈谈地位。
所谓“一代之文学”,前人偶有涉点,但却是王国在《宋元戏曲考》中明确提出的。
有的答主已经提到过这点,但不免断章取义,因为这句之后还有一句,叫做“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元曲不但在初期社会的地位底下,且延续到清朝都属于“儒硕鄙弃”之列。
王专点元曲,实则词体亦然。宋词之所本,龙榆生在他的论文集中有相对公允、明确的考据。其诞生之初,所本之音乐为“燕乐”(隋唐时期以胡曲和琵琶调而诞生的音乐系统),最初的词和元曲一样也是被文人所鄙弃。诸如五代和凝被称为“曲子相公”之后,怒而烧词、欧阳公的词作被曾慥洗白作“欧阳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然则诗不同,自《诗三百》开文学之滥觞,地位便尤高,其次孔子云“思无邪”;又云“诗可以兴、观、群、怨”------这直接是将诗赋予了文学之最高总成。
逮至唐时,经周汉魏晋南北朝,诗体业已涵养极年;较之于宋之词、元之曲初兴初诞自然胜过数重。
其次,便是艺术风格。这点前文已经提到,诗之题材丰茂,自创时便有(诗可以兴、观、群、怨);南宋以降,词直以“花间”为正宗,非艳科、非歌承平事便不雅;元曲自不必多说,更为淫俗。宋词、元曲题之即狭隘,又谈何与诗一较艺术之高低?
唐诗宋词元曲是什么意思?
唐诗宋词元曲是每个朝代盛行的文学形式。唐代的诗在延续魏晋南北朝歌后,又进行格律的改变,让诗歌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宋词有固定音律词牌,是按照词牌来填词的。元曲又称为长短曲,是由杂剧和散曲两部分组成的,也就是戏曲。
为什么有人认为唐诗太枯,元曲太俗,宋词恰到好处?
如果说有人认为唐诗太枯,元曲太俗,宋词恰到好处,这只能代表他的一家之言,说明人的评判标准和欣赏角度不同。用一句土话来说,就是“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文学史上所说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诗体。
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宋词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字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元曲的特点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简略地说,唐诗堪称诗中之冠,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唐诗作品内荣丰富、题材多样、技巧娴熟、名家辈出,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珠。词源于唐,盛于宋,成为宋代的代表文学。宋词是词中经典,它与唐诗一样,是古代韵文字精华,词采斐然、韵律优美。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意境广阔,内容新颍、丰富,形式灵活、自由。
唐诗、宋词、元曲各领一代文学之风骚,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三座丰碑。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唐诗、宋词、元曲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个问题实在是有失偏颇,我不能苟同。因为什么呢?主要还是从事物的主流去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唐诗,是不是太枯。在唐代以前的朝代就有了詩歌,例如汉代刘邦的《大风歌》,詩中写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虽然说也写得很好,但是和唐代的詩歌比较起来,还是无可比拟,相去甚远。唐代李白,杜甫等一大批的著名詩人,把中华詩歌带上了峰颠,流传下太多的创世之作。不仅令中华詩词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宝石,绚烂了传统文化,还要享誉中外,让世界都瞩目。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就看看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诗太枯,元曲太俗,宋词恰到好处。这个观点未免过于狭隘,亦或是对唐诗元曲的特点缺乏了解所导致的观点偏颇。正所谓“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是也。当我们深刻的了解唐诗元曲宋词,我们就会赞叹,唐诗原本不枯且荣,元曲不俗且雅,宋词也不仅仅是恰到好处而是一朵绚丽之花。无它,盖因这三种文学体栽的表现形式是与其他文学体栽交相辉映的三朵奇葩。
一、唐诗的特点
“唐诗”,狭隘的理解,这里大概是指格律诗。其实,完整的唐诗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唐诗分古体又称为古风、近体又称为格律诗的二种。古体的唐诗,大多是五言或七言,也有少数三言六言或八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一诗之中,句数长短不一,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就是我们俗称的格律诗,也分二种,一曰绝句,二曰律诗。分别为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就是说一首诗中分别是五言四句二十个字和七言四句二十八个字。五、七言律诗是说在一首诗中是五言八句四十个字和七言八句五十六个字。也就是说,格律诗在字数上有严格的规定,这是与古体诗的区别之一。
在音韵上,对格律诗每个字的平仄皆有限定,不能乱用。一首诗中必须是一韵到底不能互换,并且是以平声韵为韵脚。另外,对律诗而言,还要求中间四句必须对仗。这是格律诗与古体诗最大的二种区别。其他还有转承等等的规定不在我们探讨之列就不再赘言。
如题所述的唐诗,大概就是指在音韵上有严格要求的格律诗。那么,为什么要说“唐诗”枯呢?个人认为大概是因为对唐诗阅读上的理解因素所导致,无非也是二种情况。一是由格律诗的特点所决定的,受其字数的限制,决定了行文不能天马行空,所以作者炼字精练,并且常出现一字多义,或者一诗之中的意境全在诗外的现象产生,从而导致了我们理解上的困难。二是受韵脚对仗等格律音韵上的限制,格律诗中常出现的以物易物或以景喻情等,导致我们理解上的偏差,从而有唐诗枯的认为。
二、元曲的特点
元曲,分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以及由套数组成的杂剧。杂剧是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供舞台表演的剧目。其中,小令和散曲属于诗歌的范畴,更接近于民歌,杂剧属于戏剧,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学体栽。散曲是元代的文学表现主体,但从有元一代的作品上看,元杂剧的创作成就要略高于散曲。现代戏剧就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元曲50个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元曲50个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