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描写山亭的唐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描写山亭的唐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望山亭古诗?
斜飘看棋簟,疏洒望山亭。
出自唐代温庭筠《秋雨》全诗:
云满鸟行灭,池凉龙气腥。斜飘看棋簟,疏洒望山亭。细响鸣林叶,圆文破沼萍。秋阴杳无际,平野但冥冥。
作者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山亭立夏古诗?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登北固山亭古诗解释?
登北固山亭
作者:李涉
海绕重山江抱城,隋家宫苑此分明。
居人不觉三吴恨,却笑关河又战争。
译文:
大海环绕重重大山大江环抱城池,隋朝的宫殿花苑在此非常明显。
住家的人没有感觉到吴地的家仇国恨,却笑话山河有战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世称“李博士”。
相看两不厌,只(唯)有敬亭山,你们觉得“唯”更好还是“只”更好?
这是大诗人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中的后两句,结合全诗表达的意境来看,“只有敬亭山”的“只”字运用恰到好处。而改用“唯”字並不能充分体现李白在孤独与失意的环境下,把对敬亭山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
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城境内,李白一生曾经七次到过宣城,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年秋天遊宣城所作。这时李白离开长安己有十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李白饱受了人间的艰辛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到失望,同时也对现实强烈的不满。
李白把秀丽的敬亭山视为知己,只有他在默默的注视着自己,倾听着作者述说着在世间的许多不平遭遇。“只有”两个字是排他性的,比“唯有”更具有专一性。用“只有”两个字,更突出了敬亭山在李白心中的位置,
所以我认为用“只有”比用“唯有”更好。
我觉得"唯"比"只″更好。李白用"唯"而不用"只",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有敬亭山,虽然,也觉朗朗上口,可“只"″唯"之间还是有一定雅俗字意之分的。
只,有单独之意,如:只身,只言片纸,近代汉语也作量词而用,如:两只耳朵,一只祙子等等。
而惟字之解,既有单单,只的内含,结合二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就不能理解成单独只有敬亭山,而忽視上句相看两不厌的诗意内含。
再说唯字之用诗中多见,而只字之用见之甚少,颇显俗低而不够高雅。如:万木落叶萧萧下,用木而不用树字是一样道理。诗是高雅的艺术语言,古人用字是有一定讲究的,不可妄作乱用,凭己胡改!
诗词中,字的微妙差异使其韵味有别。比如这里“只”和“唯”,意思上没啥差别,即“只有”或“唯独”的意思。但是细细品来,韵味还是有所不同的。
诗词表达忌直白,而注重意境和情致。这里作者本想表达敬亭山“孤云独去闲”的独特气韵,一个“只”字打破了朦胧唯美的氛围,因为它太“实”了!
“唯”就婉转、柔和了许多,并不是硬性排除了其他可能,而更强调自身的主观感受,气韵更加宽泛、朦胧和唯美。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唯”更好!
诗仙李白的诗,具有鲜明浪漫主义特色,诠释着诗的本质。他的诗是情感的流淌,是精神的迸发,常常是激情四溢,一泻千里,真的是充满“仙”气!
中文是一种极其奇妙、优美和智慧的文字,字的语义变换和排列组合神灵活现、韵味悠长。古诗词更是文学瑰宝。徜徉其中,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情操!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题主问末句用“唯”好还是用“只”好,个人认为(先把谦虚暂放)用“只”好。理由: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作者辛苦作诗当然希望有更多的受众,在不伤害表达意境的前提下,用字尽可能明白晓畅,避用生冷字,避免疙里疙瘩,这样的诗就有可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白居易的诗,老太太都听得懂,被赞扬“居长安易”,谁能说《琵琶行》不是好诗?
(再次说谦虚暂离,作诗的高手在上,我也是即兴发挥一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描写山亭的唐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描写山亭的唐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