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颜体唐诗行书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颜体唐诗行书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颜真卿颜筋的代表作?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争座位帖》、《东方朔画赞》等。
1、《颜勤礼碑》
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2、《麻姑仙坛记》
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碑文代表作品。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
3、《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争座位帖》
《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诗。
5、《东方画赞碑》
颜真卿的书法被称为颜筋,所谓的“筋”指的是书写时的含蓄蕴籍,圆转遒劲有力,像篆书笔画一样,连绵不断,像人体构造中的连接筋骨血肉的筋一样,坚韧拙朴,浑厚华滋,成为颜书的代表性符号特点,其代表作品主要是中后期的书法作品,具体为《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争座位帖》和《麻姑仙坛记》等等。
颜体行书如何入门?
学颜体行书,不应该说“入门”。应为颜体所书运笔迅疾,奔放,变化多端,而且笔笔中锋,实在不适合初学者学习。
所以想学颜体行书,应该此前已经有相当扎实的行书基础才行。
颜真卿三表真迹的艺术价值高不高,可以学他来走颜体行书路子吗?
颜的三表为颜书无疑,但三表内容是颜心平气和是时所写,可以说是颜书常态,与当时书家书写习惯相仿佛,更多的是严谨均整,没有我们常见的颜书大气磅礴和沉郁跌宕的特点,说白了有些俗,其艺术水准很难与争座位和祭侄稿,甚至刘中使相媲美,与乞米贴也不能同日而语,但也是学颜行书的重要参考。
鲁公的三表帖用笔气韵洒落而谨敬,深沉而犀利。整体气象似若中正有斐君子廓然大公,审事叙理气象从容,“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实际到位、说理透彻。是持之“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儒家的核心精神之抽象。此帖临之可应感人砺在一位真正的圣贤人格与精神境界。
大家好,我是清涵书法,非常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下面对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我的个人见解。
1.颜真卿,唐朝著名书法家,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曾经说过“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由此可见颜真卿书法造诣之深,他的三表真迹艺术价值当然也很高,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有些人不懂其中奥妙罢了。
2.颜真卿不仅楷书成就巨大,他的行书水平也被后世所推崇。例如他的祭侄文稿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表现了气势雄伟的艺术风格。
如果说个人喜欢三表帖,想学习颜体行书的话,完全可以从此入手。但是个人意见还是先学习祭侄文稿,因为它的影响力要比三表影响深远,艺术价值更高!
3.既然想学习颜体行书,个人建议楷书功底最好也是颜体风格。
如果楷书不是颜体一派,可能用笔上会有很多出入。因为颜体用笔主要是以藏锋为主,在行书上来看也是如此。
4.综上所述,我的意见是三表帖很好,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如果想学习颜体行书,可以先从祭侄文稿入手,然后转而学习三表帖!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朋友们有帮助!喜欢的朋友帮忙点赞,转发!最后记得关注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颜体唐诗行书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颜体唐诗行书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