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喜欢以汉代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诗喜欢以汉代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恨歌》里第一句为什么是汉皇啊不是唐代的皇帝吗?怎么回事啊?
因为不能明目张胆写当朝皇帝的事儿啊,没事儿八卦皇帝,不想活啦,当然要含蓄一点了
汉唐都是强大的朝代,所以唐诗中以汉代唐很常见,杜甫《兵车行》里也写“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武皇开边意未已”,以汉武帝代指唐玄宗
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诗繁荣的局面,是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种种因素,作用在诗歌本身所形成的,简单来说,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社会因素
比起从前的朝代和当时其它国家,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这就给诗人创作准备了较好的物质条件,试想,如果吃了上顿考虑下顿吃什么,哪里有空会想这些华丽的、充满情感的词藻?
同时,这个朝代政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外国文化不断输入,国内佛教、道教、儒学自由传播,不必像汉朝那样定于一尊,这就让诗人的思想更活跃,思维更开拓。
唐朝实行诗赋取仕,许多韵书、类书想继出现,社会上也逐渐形成了“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的学诗风气,训练诗歌的基本技巧,促进了唐诗的普及与提高。
而且,当时的皇帝对诗歌也是有意提倡,太宗、武则天、玄宗、宪宗、穆宗、文宗、宣宗都善诗,他们与诗人交往、唱和、赏赐、提拔有才能的诗人,这也推动了全社会爱诗、学诗、尊重诗人的风气。
当时,美术、音乐、舞蹈、伎艺等艺术形式也相当发达,感性的诗人遇上了打动他们的其它艺术,不免会即兴赋诗一首,这不得不说,也是艺术与诗歌间的相互影响与推动。
唐代习惯称七言诗为什么?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聨」。「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绝句及律诗又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绝句自汉魏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由南北朝乐(歌行)小诗演变而来;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唐代的诗人,为何喜欢“以汉喻唐”?
我觉得主要两个因素,一是唐之前能跟唐类比,称得上军事强大,文化繁荣并且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只有汉,其他要么就是国祚太短(如晋、隋),要么就是缺少某些软文化(比如秦),这是唐人自信的一个反映。二是汉朝这个朝代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影响太大,以至于在唐朝称呼中华民族和非中华民族除了经常用华夷之外,只能用胡汉来指代。
唐诗中的“以汉喻唐”,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种动辄用别的朝代自比的行为,在其他朝代是极其少见的。分析唐人的心理,应当有三个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
1、汉朝足够强大;
2、唐朝足以匹敌汉朝;
3、唐人非常认同汉朝;
简言之:汉和唐,是两个综合国力接近,文化上相似的朝代,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出另外一对了。因此,“以汉喻唐”成了独有。
而对于唐人来说,他们目力所及的最强大王朝,也非汉朝莫属。毕竟,先秦时代诸侯并起、四分五裂,而统一的秦朝却仅仅存在了十几年,唐之前的隋朝也没有好到哪去,至于魏晋南北朝,就更不值一提了。
可以说,汉朝是进入大一统时代以来,最成功的王朝案例。一方面,它的疆域辽阔,内部并无分裂势力,外部也能够抵御强敌;另一方面,它前后延续四百余年,享国时间为历代封建王朝之最。
它名义上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儒、法、道并用。汉初推行的“黄老政治”,以及东汉盛行的道教文化,使得同样崇尚“道”的唐人,也感到非常亲切。
至于在经济上、制度上,汉朝更是有很多开创性的举措,值得唐人学习。如果说唐代建国以后,要寻找一个榜样的话,那就非汉朝莫属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喜欢以汉代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喜欢以汉代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