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陈子昂张若虚对唐诗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陈子昂张若虚对唐诗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如何把初唐诗歌的意象和境界提高了的?
全诗内容如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唐代诗人,少年时便颇有才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而这首诗的意境也比较开阔。
没有悲悲切切的离别辛酸之泪。
《春江花月夜》是如何让张若虚“火”起来的?它到底好在哪儿?
这首诗首先美在朴实自然的文字,近乎口语的语境,这自然就增加了读者的亲和力,是普天之下人人都能读得懂,所写情怀,人人有之这自然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画面感非常清晰,动态感和谐自然。毫无雕琢之嫌。触景生情,很自然的过度到了下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对于这四句,我不认同大家的理解,对天发问。大家想想孤独中的女子,朝思暮想的是她迟迟不归的丈夫,也许她不只一次的来到江边眺望,最后失望而归,也许她来江边次数很多,遇见了熟人对方猜透了她来江边的心思,她装腔作势的说,你什么时候来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大概是两个人对话的概括?如果理解成对天发问,一不符合女子的心里活动,二,于上下文思想境界无法保持统一。
巜春江花月夜》是如何让唐朝诗人张若虚"火"起来的呢?
张若虚在唐代关于诗的产量并不多,具说只有二首《代答闺梦还》、巜春江花月夜》。
一:《春江花月夜》字字珠玑,结构严谨,词意俊美,风格独特,创意清秀,脍炙人口。首先意境深邃,给人以无尽的遐思。"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让人想到海水与江水相连,月亮从海的尽头升起,让人读后有种说不出的舒畅。
二:音律悠扬婉转,语言清新淡雅。如:"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 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用平常的语言书写,达到的不平常的效果。就像一个少女在尾尾长谈,低声叙说。
三:描述细腻,音节和谐,淸丽开宕,极富情韵。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将月夜下的景象描写的非常高雅,感觉自己象携一少妇漫步在春天的海边,䑃朦的月光下欣赏着每一处仙境,身心有说不出的愉悦。
四:写作手法奇妙,仿佛象用蒙太奇的手法在拍一部电影叫巜春江花月映象》,读后回味悠长,给人无尽的遐思。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让人的脑海在不断的波动,那优美的旋律引着你在猜想,章法严谨,却让人轻松、清爽、干净。
张若虚凭一首独有的巜春江花月夜》,红遍大江南北,得到古代、现代多少文人墨客的赞赏,一首好诗,千古流芳。
这首诗好在哪?清新、淡雅、脱俗、甜美,每句诗、每个字,每节音韵都象金子一样熠熠生光。
张若虚,能不"火"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子昂张若虚对唐诗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陈子昂张若虚对唐诗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