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宋词元曲先有曲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诗宋词元曲先有曲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首词由哪些部分组成,都有哪些规则,比如形式,说的是诗词就像冰心徐志摩的,不?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分。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现代人也可以写古体词,你说的徐志摩,写的主要是近体诗歌,形式,内容相对要自由很多。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宋词是唐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吗?
“诗者,吟咏性情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作为抒情言志的文学题裁,我国诗歌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的不同发展阶段。唐诗和宋词,作为诗歌发展最辉煌的两个阶段,可以说是相互承接的,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也可以说,宋词是唐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首《菩萨蛮》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传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箫声咽(yè),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词始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初流行于民间,中唐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晚唐温庭筠及南唐李煜、冯延巳等词人发展了词创作,并在诗之外别树一帜。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创作者再难有新的突破;词,作为代诗而起的新形式,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建立后,一系列的制度使当时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相应的,文化艺术也开始走向繁荣,以歌唱为特色的词正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的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等词人都极大促进了词的发展。如唐代推崇诗一样,宋代上自帝王卿相, 下至倡优歌妓, 莫不咏之。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佳篇迭出,影响深远。
不是的!
确切地说,词是诗歌体裁的另一个分支,在古代诗歌中体裁中,所谓诗,主流都五七言为主,结构总体上显得整齐顺畅,包括古风,绝句,律诗等。所谓词,也叫长短句,从实际表现上来看,词与诗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结构的相对“自由”,即句有“长短”。
诗歌总体上是源于民歌,即《诗经》,既然是民歌,那么显然是用来唱的,而不是吟的,当古代知识分子进行润色和加工之后,诗歌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体裁,受到贵族士人的欢迎,从民间走到了殿堂。
诗歌被他们从民歌中脱离了出来!自成一系。
民歌依然存在,但诗歌随着士族的兴起变得独立起来,当时的离骚我个人觉得更像是唱和吟的合体。
然后就是赋!或许是汉武帝喜欢吧!毕竟诗由于押韵的缘故,产生了一种叫做音律的美。而这种美在其它文章中是很少的。于是,诗,确切地说是赋,从唱中脱离开来,变成一种纯粹上的文字上的享受,赋在表现比例上,吟诵已经多于唱和了!一直到汉乐府的出现,再一次将民歌上升到了文字欣赏的高度,一个朝代诗赋的精华,浓缩到那40多首之中,也就是说100卷的汉乐府,只有那些才经受住了时光的洗涤,成为文学,成为诗。
民歌和诗,终于被成功地被分离了开来。诗几乎成了知识分子专用的标签,曹操父子,还有魏晋时的那些大伽,都曾留下过关于的诗的印记。那些痛苦,那些希望,那些眼泪和鲜血,都毫无保留地浸满了诗的每个一韵脚 。
从民歌中走出的诗,终于从唱变成了吟。
而民歌呢,依然在民间流传,在旅途中,在骑馆里,在客船上,在青楼边.....好吧,如果诗是你们的特权,那么请把唱歌的权利留给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宋词元曲先有曲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宋词元曲先有曲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