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初唐诗坛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初唐诗坛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唐文学的价值?
1.唐诗的四个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然而,一方面,唐诗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相平衡;另一方面,唐诗作为展现唐代诗人心灵奥秘和唐代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发展又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有着不相一致的地方,故而唐诗史学者根据唐诗发展的特殊情况,习惯上把唐诗的发展分为这四个时期。 例句
“故凡所作效古而自汩其体者,引喻凡猥者,辞繁而芜句佻且稚者,记、序、书、说、杂文皆有之,不独碑、志仍六朝、 初唐余习也。”——清·方苞《书柳文后》
“即其比兴一端,能使汉、魏、六朝、初唐骚人墨客,勃郁幽芬于情文缭绕之间。”——清·魏源《〈诗比兴笺〉序》
2.泛指唐代初期,可参见词条唐朝。如:他专门研究初唐的政治经济状况。
初唐在近体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初唐宫廷重臣绝大多数出身行伍,没有文学功底,他们对诗歌艺术的爱好促进诗歌艺术的探讨、传播,在永明新体到唐代近体诗的发展过程中,初唐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初唐诗歌虽然出现一些非凡气象,总体风格却仍以华艳为主,与初唐风云变幻、战火硝烟、理性冷峻的时代生活极不相称诗歌发展的进程严重滞后于政治历史的前进步伐。
从题材来说,初唐诗中水光山月、春风花鸟、小园池台、歌儿舞女、绿衣红袖这些题材很多,这些艳丽柔媚之物是被视作诗歌艺术的传统惯例继承下来的,与其说他们欣赏这种景物,还不如说他们推崇的是诗歌艺术诗歌才华。
隋朝这几十年里,诗歌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不过是齐梁诗风的延续罢了,隋文帝曾经试图使用政治力量来加以扭转,但是毕竟拗不过自然发展的趋势,等到炀帝登基,更加变本加厉地沉浸于南朝萎靡诗风中。
隋代的诗人一部分是北齐北周的旧臣,自从庾信、王褒入周以后,北朝文学已经成为南朝文学的一个支流,这一支的代表人物有薛道衡、卢思道。还有一些由陈北迁的,比如虞世南、虞世基兄弟。薛道衡有《昔昔盐》的名篇,以骈偶工丽的诗句写闺怨,有名句“暗牖(you)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并因此被炀帝诛杀。卢思道有七言歌行体《从军行》,大量对偶和用典。杨素的诗歌比较质朴有力,《出塞篇》有名句,“荒寨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虞世基的《出塞》是应和杨素所作,也有名句:“霜烽暗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薛道衡的《渡河北》,卢思道的《从军行》,杨素的《出塞篇》和虞世基的《出塞》,算是唐代边疆诗的先驱。
隋代民歌也有不错的作品。批判向的有《挽舟者歌》出自《炀帝海山记》,诉说征辽东修运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还有《隋大业间民谣》歌颂农民起义军领袖王薄。无名氏的《送别诗》是一首风格清新的好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初五十年仍承袭陈隋法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官仪,他的诗歌以绮错婉媚为本,引发时人追捧学习,称为上官体。其贡献是把对仗技巧加以形式化,提出六对八对这些名目,被后世律诗加以承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初唐诗坛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初唐诗坛系列书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