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宋词欧体书法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唐诗宋词欧体书法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唐朝书法家、评论家和宋朝四大家都批判欧楷不行,而明朝、清朝推崇欧楷?
今天很忙,没看头条,晚上才看到了提问,对不起,回答晚了。唐朝人批欧字,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我没看到这方面的记载。但是唐太宗游历隋仁寿宫后,以杖捣之,有水流出,魏征撰文作记,由欧阳询书丹刻碑,遂有了流传后世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从这件事看,最起码在唐太宗那个时代,欧阳询被认为是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书法家,不然这么重要的一篇文章不会让欧阳询来书写。还有一件事,欧阳询身历三朝,到唐初已是垂垂暮年。他去世之后,唐太宗对魏征说,欧阳询不在了没人与我谈论书法了。魏征说,现在有褚遂良字写的可好,你可以同他一起讨论书法。由此可见,当时欧阳询在中国书法界的影响之大。皇帝能与之时常谈论书法,肯定是当朝书法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在封建时代,皇帝能说谁写字好,别人肯定无人敢说写的不好,更不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公然批评。如果说唐朝有人批评欧字,那肯定是中后唐以后的事,。在李世民时代,全天下根本不敢有人产生这样的批欧字念头。再说说宋人书法。宋人写诗尚意,写字也尚意,直搞的到了宋朝好诗基本很少,如果不是宋词出来填补空白,诗这个文学样式在宋代几乎要断了根苗。可是看看唐朝,从初唐的陈子昂到唐末的罗隐,好诗却是层出不穷,俯拾皆是。书法也是一样,宋人尚意的主张,丟掉了晋唐以来优秀的书法传统,除了米芾青少年时宗法钟繇二王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在书法上有所建树以外,其他人虽然在当时很有名气,可是在宋代以后却不为人们所认可。元明清以至民国,一般都提晋唐书法,称楷书四大家,则不提宋朝,无宋朝一人。书法是传统艺术,讲传统就是要看其源流。无疑晋唐书风就是中国书法的主流。今天许多人自己写不了楷书,下不了功夫,把一枝独秀的二田楷书贬得一钱不值,如此还则罢了,发展到现在竟然还想把古代的书法大家,把出现于唐代的书法高峰时期都否定掉,将在书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欧阳询都否定掉,胃口不免有点太大了,胆子实在也太大了。历史后人是无法修改的,中国几千年来的书法源流更是今人无法否定的。要想否定中国的文化书法传统,使它为今人丑恶心理和丑恶行为服务,无异于一只蚂蚁企图撼动巍巍昆仑山脉,到头来只会落得个小小环球有几颗苍蝇碰壁的下场。
个人观点唐宋书法比较喜欢草书,豪迈奔放,外松内紧气势有力。但明清书法喜欢欧楷呢?可能更适用于政府和民间实用写对联,楷书端庄秀丽又有雄劲之力度,让更多人看得明白和使用吧!
首先说你这问题就有问题。“为什么唐朝书法家、评论家和宋朝四大家都批判欧楷不行?”都谁批判了还是都批判了?“而明朝、清朝推崇欧楷”,你确定吗?所以,想回答你的问题必须要所答非所问。历史上,凡是成家的,几乎都被批判过也都被捧过,这个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至于明清,也没有推崇欧楷吧,赵董是很流行的但是其他人也有人学啊,就像现在一样。
这个问题主要和两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和书法发展的本身有关。
第一,从宋朝本身来讲。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的自由空间相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大,所以科举考试并未形成像明清两代的台阁体、馆阁体。对于书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法度,发展到唐末柳公权以至极端,很难再有发展空间,以至宋初书法萎靡不振,直到欧阳修、蔡襄高举尚意大旗,经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发展,使宋朝书法有个鲜明特色。因宋人尚意,必然排斥法,欧体书法又是尚法最典型的代表,所以,这也就正常了。其实不只是欧体,柳体在宋代也极不受欢迎。
第二,从明清本身来讲。明清两代大兴文字狱,科举考试形成标准的台阁体、馆阁体,古代考生试卷不能有一处败笔,否则中举无望。台阁体、馆阁体过分重视法度,且多从欧体发展而来,所以,明清两代重视欧体也是情理之中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宋词欧体书法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宋词欧体书法欣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