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课本学唐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为什么课本学唐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为什么现在的课本却推崇学习古文?
对这位提问者的问题,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回答:历史向前发展,就像河水奔流入海。而文化是河床,是河两岸的风景。古文(其实是古诗文)就是这河床、这风景中绵延悠远的很美丽的一段。
为什么时代不断发展,历史滚滚向前,现在的课本却要推崇学习古文呢?
根脉深厚,大树才能向着天空尽情伸展,发荣滋长,永葆青春。我们的文明道德奠基于儒家的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诚,不读《论语》《孟子》,如何有深透的理解。如果只是看今人的翻译,那是不行的,因为它始终参杂了翻译者和时代思想的局限,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
从《诗经》开始,屈原,陶潜,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罗贯中纳兰容若,数不胜数的名篇佳作,不懂古文,你如何能够欣赏。就好比到了阿里巴巴的宝库,你却没有打开它的咒语。
不可否认,现当代文学也有名人佳作,鲁迅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汪曾祺一直道莫言贾平凹。如果你要欣赏题目的作品,你不懂古文,根本拍不出最深的味道。因为他们的作品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大树上结出的新鲜的果实,而这些果实当然有着大树的根脉的滋养。几个最简单例子读《受戒》你不懂一点佛教,不懂汪曾祺对佛家与世俗人生的关系的看法,你根本都不懂明海和小英子是怎么回事。读《檀香刑》,你连檀香是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深入作品呢?更何况,这些现代文学大师哪一个不是本身就深通古文,思想深邃,功力惊人。
上边谈文学已经对此有所涉及。古诗文三千年历史,白话文从五四开始也就一百年。白话文是从古诗文变化而来的,要深入理解现代文(白话文),从词汇,语法,思维,修辞角度,都离不开古诗文。
我们今天课本里头挑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都是最精华最基础的古诗文,熟练掌握它们,可以让我们对现代文的词汇本意,典故来历,成语出处,文采精华又更深透 的了解,从而更快更好的学好现代文。
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应该是“求甚解”和“不求甚解”相结合。“求甚解”是说对其内容语言要原原本本认真学,不能走样。“不求甚解”是说对一些虚词,句式不要过分纠结,有疑惑处留给专家去研究,不必字字追求精确理解。其实就是要重其思想文化文学价值的把握,不要用解剖的方式去学。现在很多学生害怕学习古文,其实是被老师字字句句串讲的教学方式吓跑了。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古诗文教学中采取“观其大略,取其精华”的学习方法。
没错,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但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去丶现在丶未来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历史。一个国家丶一个民族丶一个人,总有它的来龙去脉,总有它的发展过程。所以,历史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无论你主观上怎样否定,历史在人类时空中是必然存在的。
一个国家丶一个民族丶一个人,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基丶血脉丶文化等诸多历史因素,这样才能了解交化的优劣丶文明的得失,才能更好地服务现在,面向未来。为达此目的,就要掌握古代语言,不管是活的语言,还是死的语言。
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文言文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惟一活着的语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密码大多藏在文言文里。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挖掘整理提炼文化因子,作为我们时代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使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傲立于世界,就要从文言文里寻找我们足以自豪的独特文化,使之流布全球。不学文言文,怎能达到呢?
不学文言文,就割裂了与历史的联系,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就会降低,家国情怀就会淡薄。现在,之所以有很多有文化的人数典忘祖,就是不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丶灿烂的文明。君不见,很多没文化的老年人没了传统美德;君不见很多似乎有文化的年轻人热衷于洋节日而淡化了传统节日;君不见,很多外国人也对中国文化不屑一顾。这都源于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字学习运用不充分。
基于此,我呼吁,加大文言文学习力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弱化全体学生都学英语的热情(部分人精通就行,没必要让全体学生耗费大量精力去学)。
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爆发点仅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在精神层面上我们只是在继承和发扬,再无突破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物质层面上进步的速度已是精神远远无法赶超的现实。
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物质极大丰富并没有改变我们对传统的认同,即便我们经历过文化灭绝的不同阶段,但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是建立在古时传承下来的家国天下、父慈子孝、忧国忧民等等这些文化基因之下。
再简单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
历史发展是客观趋势,并不代表精神层面的进化,在中国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无论是所谓的盛世还是黑暗期,都没有文化的断层,朝代的更迭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展现方式不同,并不是作为人性本身的改变。
我要说的是现在出现了这种断层,而且是“一刀斩”的决绝。
现在试图改变我们的文化信仰,让我们彻底与过去断绝,打倒一切封建主义曾经是那一代人的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又没有建立新的文化标准。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只存在于虚无的幻想之中。我们若是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完全否定存在于中国历史数千年的熏陶,却并没有得到人性的认同。人们迫于压力和生存需求,在没有任何文化基础之上被强迫的接受一个虚无的概念,这在形式上是可以做到的,但你的内心,当你被现实无情的扇过耳光后,你才会知道未来无望,那就只能望后去寻找答案了。
古文是文化传承下的最好载体,能流传下来的经典必定是文学和意识的融洽组合。也是我们找到自我的根源所在。我们分析一下经典的古代文学,那种经过长期积淀的功力在文中体现无疑,无论是意境、表述方式,还是造词造句的严谨,都体现出文化积淀的力量。
流经数世而经典依旧的文章,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寄托个人情感的优美表达,二是对社会的反思,很难找到歌颂统治,崇拜个人类型,虽然这种歌颂性的文章从古至今远远多于前面所说的两种类型,但没几篇能都流传下来。
即使现在推崇古文,那也是有选择性的,省去个人情感自由表达,全是爱国忧民的大道理,而道理越大,就越不容易被推翻。任何人只要将道德无限放大,就越正确。赞扬永远都比批评容易让人开心。
只能言尽于此,不敢再做评述,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不是从事历史学研究的人,对历史有一般了解就行。特别是中小学生,学太多古文更不应该。
人是生活在现实当中而去展望未来的。太过注重历史对发展不利。当然要和把刻意割裂历史相区别。
学生时期的重点是学习文化(历史文化份量占比不能过多),着重是思想品德,爱国爱家,科学素质方面的培养。
因为进入大学甚至走向社会后,会分出去专门研究历史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还是得学习建设国家,社会生活的能力的。
如果全民都去学古文,研究历史。忽略社会生存能力,缺乏科学素质,理工学识,那就是真正的退步了。
我以我的观点是一一不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历史,外文(如英语)都不应成为必修课。多学习安身立命,建国之道的能力才是根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课本学唐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课本学唐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