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国华的文言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有国华的文言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姓曹历史上的名人?
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曹安。
周武王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振铎。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其它如下:
曹刿:春秋时期鲁国名将,我们学过的古文:“曹刿论战”
曹参:西汉名将大臣。
曹操:字孟德,安徽亳州人,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丕:即魏文帝。三国时曹魏政权的建立者,曹操之子。
曹植:著名诗人。三国时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为魏明帝。
曹叡:魏明帝(203-239)时年36岁在位(226-239)十三年,曹丕之子。
曹芳:魏少帝(232-274)时年43岁在位(239-254)十五年,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
近代的四大美女是谁?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大多数人都知道,她们就是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贵妃。那么中国近代的四大美女,她们又是谁呢?
所谓中国近代的四大美女,是现代人根据现代的审美观和她们的知名度而选出来的四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
她们分别是“影片影星”阮玲玉,“校园皇后”陆小曼,“金嗓子”周璇和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
1:阮玲玉
原名阮凤根,于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是现在的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左步头村人。阮玲玉自幼家庭就不好,父亲去世的早,由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她养大,供她读书。阮玲玉聪明伶俐,端庄大方,凭自己的努力后考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了她的电影艺术生涯!
阮玲玉拍了很多的电影作品,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能够找到的已经不多了,2010年的时候仅余9部作品,被美国CNN评选为“史上最伟大25位亚洲演员之一”。令人惋惜的是,在她风华正茂的年纪牵扯进了一段感情纠葛,因扛不住压力,于1935年3月8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震惊整个影视界,年仅25岁!
2:陆小曼
江苏常州人,于1903 出生于上海孔家弄,中国近代女画家。曾经参加过新中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不仅如此,她还擅长戏剧,昆曲,还能演皮黄,多才多艺!
19586年手陈毅市长的关怀,做了上海文史馆的管员,同一年又做了上海徐汇区支部委员。
1958年成为上海中国话院的专业画师
1959年任上海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同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我没有资料和证具提名近代四大美女当是何人,但我根据古代四大美女具备的素知或条件,可协助朋友做选择。
我认为美女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花容月貌,相当的漂亮。
二,才艺超群,棋琴书画或能歌善舞。
三,思想品质优,政治表现好,不但形象美还要心灵美,社会舆论好,有突出贡献。
为啥要提以上条件?因为古代四大美女均具备以上条件。
一,古代四大美女,均是绝代佳人,为历史公认。
二,古代四大美女,均富才艺,有文才学识,长于棋琴书画。
三,古代四大美女,均有抱夫,理想,或爱国,或忠君,或仗义,在这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和奉献。
时代在变化,条件的寓意应适应新的时代。但我认为,不要把当代四大美女都选定在歌星、影星上,古代四大美女並非江湖戏子。
近代四大美女有: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和默片影星阮玲玉。不管是近代还是古代,自古红颜都薄命!现在好了,美女都命好,时代变了,美女的结局不一样了!
审美这个东西,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汉人以瘦为美,代表者如赵飞燕;唐人以肥为美,代表者如杨玉环。因为没有照片、视频,古人只管描述她们怎么美,今人便全凭脑补。
而到了近代,大清国的审美,便实实在在呈现在我们面前。以我等凡人的想象,皇帝的女人,即后宫嫔妃,应该是优中选优,但实际的结果,却在摄像机下显露无余,令我等大吃一惊。
当然,这个其实是满清皇室的审美观,因为同样是清朝,我们看到民间的美女是这样的:
是不是顺眼很多。
而到了随后的民国,这种民众的审美观显然占了上风。下图,是素有杭州第一美女之称的王映霞,在20岁的时候嫁给了郁达夫,但老实说,看这张照片,你很难有这种感觉。
甚至是当时风靡大众的电影明星,也很难说就符合当下的审美观,譬如这位曾让民国影迷疯狂的王人美,你觉得她美吗?
如何重振诗歌的风度之美?
第一次接触诗歌的风度之美这个概念,是看到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聂茂撰写的《人民诗歌风度之美》,他认为:诗歌的风度是人们精神的筋脉,是缈远的苦难意识的复活,是生命的旗帜和光明的导向。并指出“时代呼唤人民诗歌,我们亟需重振诗歌的风度之美。人民诗歌的风度之美应该具有思想的深度、精神的广度、诗意的密度、抒情的厚度和爱的纯度之审美特质。”
重振诗歌的风度之美,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其次,要搞清楚诗歌的风度是什么。从诗歌角度来说,风度就是诗歌的风致神韵。"明 方孝孺《上蜀府启》:" 谢公墨竹暨诗,风度英妙,足为国华。"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山僧惊异。告曰:此焦山僧朗月之诗,寂去已三十三年矣,其风度语言,与君相似。"
理解了这两个概念,要重振诗歌的风度之美,我比较认可聂茂老师的看法,就是要提升诗歌思想的深度、精神的广度、诗意的密度、抒情的厚度和爱的纯度之审美特质。从目前来看,我认为,重振诗歌风度之美,亟待三个呼唤:国民教育呼唤传统文化特别是要诗歌教育,只有唤起大众对诗歌的爱好和喜欢,才会有重振诗歌风度之美的土壤;诗歌教育呼唤抒情言志,回归本源,既要有韵律之美、体裁之美,也要有思想、精神、诗意之美,从而发言为诗,和乐为歌;诗歌创作呼唤大师大家,诗人现在已然有些小众,限于圈子,社会影响力号召力明显不足,有社会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脱离了人民群众,这个脱离既有创作方面的,也有与时代脱节的原因,简单的来说,诗是可以用来唱的,但现在流行歌曲的词作者敢说自己是诗人么……
个人理解,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国华的文言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国华的文言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