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史籍文言文解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史籍文言文解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体石经是什么意思?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答:三国时期魏政权正始二年(241年)的刻石,由当时著名学者蔡邕等人主持刻写,碑文相传是蔡邕所书。今存文11行110字,古篆、小篆与隶书三种书体刻同文。三体石经于史籍中原称“三字石经”,后称“魏石经”或“正始三体石经”,是以《尚书》、《春秋》、《左传》(未刻全)为内容的石刻。刊刻石经的主要目的是“台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太学有石经古文先儒典训”,以弘儒训,以重儒教。此外,石经文字有校正文献内容与文字、书体之功用,《魏书·列传术艺》载:“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又《列传·游明根 刘芳》记:“昔汉世造三字石经于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碑文刻成后,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前来校拓,对当时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块刻石现存文古篆36字,小篆 39字,隶书35字,铭文为《尚书·周书·君奭》内容。三体石经遗存的文字与其书体至今仍是研究文字与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
录文:(残)嗣前(残)/施于(残)/天弗庸释(残)/受命时则有(残)/衡在大戌时(残)/家在祖乙时(残)/惟兹有陈保(残)/纯若命则商(残)/甸矧咸奔走(残)/若卜筮罔不(残)/嗣天灭威(残)/
许慎对古的解说?
在我国文化史上,汉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汉惠帝四年废除秦挟书之律,文景之世渐开献书之路。汉武帝兴太学,罢黜百家之言,立五经博士,儒学由是大兴。宣帝、元帝之时,经学博士增至14家,读经之士遍及朝野。
汉代文化的兴盛为文字学的产生提供了优良条件,今古文经学之争也大大加速了文字学创立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许慎的《说文解字》脱颖而出。《说文解字》既是一部说解文字之书,又是一部总结汉代以前经学、小学研究成果的理论著作。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事迹史籍载之甚少。《后汉书·儒林传》下有不到百字的小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司马迁的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 ,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史籍文言文解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史籍文言文解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