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欲亡身文言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重欲亡身文言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孔子与晏子的文言文?
晏子使鲁,仲尼命门弟子往观。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子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
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尼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
晏子曰:“婴闻两槛之闲,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来速,是以登阶历堂上趋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闻之,大者不逾闲,小者出入可也。”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计之义,维晏子为能行之。
以下是孔子与晏子的一段文言文对话:
《论语·公冶长》记述:“子贡问曰:‘ 晏子知礼乎?’ 子曰:‘同。’ 赐也屡言‘晏子非礼也’。 公冶长请言之。 赐对曰:‘晏子衣敝衣以朝,齐景公以其老远之;使吏引之而去而封之, 以备燕鲁之交。 晏子乃歌曰:‘ 谭无储栗, 赖有一士, 使我得以免于二辱。’ 其大夫谏曰:‘ 夫子辞诸侯之赏,受室邑之封,其志不免于曲私矣。’ 晏子曰:‘ 仁人用直道受枉禄, 久亦无害; 愚者亲权贵而亡身。’ 使吏退于君, 遂行起景公而后告之。 延及婴与景公燕酒, 前楹而坐。 公语婴曰:‘ 昔圣人相与致礼甚众。 今寡人亦欲与吾子及婴三人致之。’ 婴对曰:‘ 请得而志之。’ 公曰:‘ 古者丈夫不送其妻。 子行而不与父共牢; 是以孤卿大夫有狱而后从。’ 婴对曰:‘ 是二说者皆不度干寡人之节而务广邻国之力, 所以求继时之欲, 以生祸为乱作基。’ 公乃大悦。”
翻译如下:
子贡问孔子:“晏子知道礼吗?”
孔子回答说:“知道。”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急躁事也可不什么意思?
因为不谦虚谨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的人,桀和纣就是这样。能不谦虚谨慎吗 ?
语出《韩诗外传•周公诫子》。谦:谦虚谨慎。失天下:失去天下。亡其身:丢失身体,丧失生命。桀纣: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名履癸,是历史上有名的暴虐国君之一。纣是中国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慎:谨慎。欤(yú):文言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这是《周公诫子》中从反面论述论点的句子,周公以桀和纣不谦虚谨慎而导致失去天下、丢掉性命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要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意思是: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
出自西汉韩婴《周公诫子》,原文选段: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
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
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欲亡身文言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欲亡身文言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