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言文翻译困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文言文翻译困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
出自早起文化【原文:议兵-2-4】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然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译文】
荀卿说:齐国人注重技击’。对待那些技击’,取得一个敌人首级的,就赐给他八两黄金来赎买,没有战胜后所应颁发的奖赏。这种办法,如果战役小、敌人弱,那还勉强可以使用;(如果战役大、敌人强,那么士兵就会涣散而逃离),像那乱飞的鸟一样,倒下覆灭也就没有多久了。这是使国家灭亡的军队,没有比这更弱的军队了,这和那雇取佣工去让他们作战也就差不多了。
事大敌坚,即使遇到困难和挑战也要坚持下去,而不是放弃或逃避。涣焉离耳,意味着心灵和思想的涣散和远离。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和坚定,不被外界干扰或动摇内心的信念。
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何谓“周急不救富”?这句话是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君子周急不继富”出自《论语·雍也篇》,是孔子委婉地批评徒弟冉子时说过的一句话,大意为君子在帮助他人时,会对那些有急需的穷人施以援手,而不是为物质资源已经很丰富的富人再去谋取更多利益。孔子之所以对冉子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冉子在帮助他人时的做法有一些不妥。
冉子帮助的对象是子华的母亲,子华姓公西名赤,也是孔子的徒弟,比孔子小42岁,有出色的外交才能,孔子曾夸他“当宾客之事则达矣”,建议其他弟子可跟子华“学宾客之礼”。话说当时子华要离开鲁国出使齐国,需要从“公室”中拿出一份俸禄安顿好家里的母亲,掌管财务的冉子挺身而出为子华操办此事,但因此遭到了孔子委婉的批评。
孔子批评冉子并不是因为冷血、没有同情心。因为在冉子请示孔子该给子华母亲多少物资时,孔子也是先答应给子华母亲“粟一釜”,即六斗四升小米,在冉子觉得少“请益”的情况下,孔子也再次允许冉子可在此基础上多加“粟一庾”,即二斗四升小米。但后来冉子自作主张给了子华母亲“五秉”即八百斗小米时,孔子这才批评了冉子。孔子批评冉子是因为冉子虽然是好心,但他帮助的对象子华母亲不见得缺这么多物资。
就像孔子说子华去齐国时装备精良,骑肥马、穿皮袍,即“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看这阵势想必子华拥有宽裕的物质条件,而且孔子也将冉子给子华母亲八百斗小米的行为定义为“继富”,可见子华并非生活窘迫的穷人,不至于给不起母亲八百升小米。如此,冉子却给并不那么缺物资的子华母亲那么多小米,实为锦上添花之举,在国库物资有限的情况下,为不缺物资的富人谋求更多利益,就意味着真正的穷人会更吃不饱肚子。所以孔子批评冉子不懂“君子周急不继富”的道理。
综上,孔子说“君子周急不继富”,实质上是为了倡导人们在帮助他人时,应该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给与受助者真正需要的帮助,使资源得到均衡合理的配置,才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仁德之举。
作者:高远
周急不救富,周字应解释为周济或者是救济,急字应解程为着急或者急需,整句应解释为救紧急需要的人不要接济富有的人。这是孔子从儒家仁爱的思想出发的,是大爱,不是只爱自家的亲朋好友。帮助救急真正的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做"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百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度不继富。”『雍也6.4』问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版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周济急权需救济的人,而不周济富裕的人。”
“周急不救富”的背景是这样的: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周济富裕的人。" 那么 “周急不救富” 是什么意思呢?
“周急不济富”。周急,从物质上帮助急需要帮助的人,即是雪中送炭;济富,帮助富有的人,即是锦上添花。我们帮助人要帮在点上,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要善于寻找时机,在别人有急难的时候帮助他,以解其燃眉之急。凡事都有轻重缓急,对待这些事情心里是应该非常有数的。平时有人常说的“救急不救穷”,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处世向来有原则知变通,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周急不济富”是原则,不可不坚持,其他则“无可无不可”。同时冉子也违背了孔子主张的另一个处事原则:凡事有度。真诚与否又常常取决于度的把握是否准确到位。与人相处真诚是基础,度的把握很关键。这点我自己也做得不够好,总是怕怠慢了朋友,有时候还是有些热情过度!今后还是得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尽量少做“锦上添花”的事。与其替人锦上添花,不如为人雪中送炭。这种 符合人道主义。
孔子的精神是入世的,入世的精神不反对财富的追求。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基本原则。那么,有了财富或者说有了额外的财富怎么办?这就又体现了孔子财富观的另一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了额外多余的钱财,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不是很好的选择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言文翻译困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言文翻译困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