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教子文言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如何教子文言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诸葛亮教子原文?
诫子书
诸葛亮 〔两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淡泊 一作:澹泊;淫慢 一作:慆慢)
刘母教子文言文?
有一天,正当阿武讲到性起时,忽然有个蓬头小子问:“阿武哥,你不是会编苇子吗?为什么不把你看到的兵器依样编出来呢?如果你能把戏台上看到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棍棒锤镗,鞭锏矛戈,盾槊挝拐,都用竹篾、芦苇编出来,我们就拜你为王!”他一开口,其他三十多小儿皆同声起哄。阿武本来就有兴致,又见大伙儿热捧,就一口答应了。从这天开始,阿武就背着母亲,偷偷“造”开兵器了。其实,这些行动哪里能瞒过母亲?刘母经过观察,已明其用意,便知是受了看戏的影响,故不去管他。
经过半个月的劳作,阿武将十八般“兵器”都编织成了。今天禁市在家,他得以拿出竹苇“兵器”与人同乐。他背着兵器一走出家门,就被桑树下乱跑的小儿围住了;不多时,附近又有三十余小儿听闻赶了过来。
阿武乃自立于桑下方石上,命众小儿在九尺外围树而立。众小儿平常不过以沙包、毽子、石子、竹杖为玩具,今得到了这种精工制作的别样玩具,新奇之下都很兴奋,各振“兵器”,蹦蹦跳跳,欢叫着“阿武”之名,表示赞谢。阿武笑着问:“你们还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吗?今何不拜我为王?”众小儿都嬉笑起来,一个个围着桑树小跑,口中欢叫着:“阿武王!阿武王!”
阿武复问:“称王则当有号,今我作王,当名何号?”众小儿想了半日,挠头说:“这事我等从不晓得,想不出主意。然阿武哥在桑下称王,何不就以‘桑’为号,自称‘桑王’?”阿武笑道:“此桑可说是万树之王,恰如我今日之尊。好,自今日起,汝等便当呼我为‘桑王’。”众小儿无不称善。阿武当此之时,不禁联想到了舞台上的三个帝君:秦始皇、项羽、刘邦。
龙车华盖般的桑树遮覆头顶,欢呼的小儿列成圆阵围绕,阿武触景生情,不由脱口模仿刘项口吻,手指树冠而自夸道:“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些天真之语,小孩儿是信口乱诹,本属无心,却惊煞了一过路人。
这过路人非是旁人,正是玄德叔父刘元起。元起本来也要到郡治服劳役,然其妻将产,不敢远离,就出钱免役了;现在邻村某大户家作短工。此刻,他正好收工转回,闻得侄儿公然说出此等僭逆之语,不由一惊,当即驻足呵斥:“汝勿妄语,灭吾门也!”群儿见他气势凶恶,一时都吓得逃散了。阿武向来敬畏叔父,赶忙跳下方石,跪下来磕头。元起严厉训诫一番,方命他退下。
看着侄儿走回了家内,元起低声自语:“此儿非常人也!”“我看此家必出贵人;大概就应在此奇儿身上吧!”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孟母教子文言文?
《孟子·离娄上》中有一句著名的文言文:
“孟子之母,三迁其居。舍邻有异味,孟子问之,母曰:'此非所食之物,尔何由知之?'孟子曰:'夫物之不齐,而养之不平,以其所养,养其所不养。'孟母遂三迁其居于市之南,孟子乃嬉戏为市吏,不入私室。”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三次搬家迁居。当他们住在邻居家时,孟子发现有一种奇怪的气味,就问母亲这是什么味道。母亲告诉他这是一种不能吃的东西,但孟子还是想知道这种味道是从哪里来的。母亲告诉他,这是因为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养育方法,如果养育不当,就会产生不好的味道。于是,孟母又搬到了市南,让孟子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物,让他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和学习知识。最后,孟母让孟轲到市场上当市吏,以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处事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教子文言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教子文言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