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言文注释不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文言文注释不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时候为什么要对古文注释?
掌握注释对文言文有很大帮助。一则注释,解释字句的文字,用文字解释字句。让人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古文词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意思是:如果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然不同,总在这里同。)
黄琬巧对文言文注释?
原文内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全文翻译: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太后召见他问他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当时)年仅七岁的黄琬在旁边,说道:“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之月呢?”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报告太后,并且认为黄琬十分与众不同,便十分喜爱他。
译文和注释有什么区别?
译文一般是把一国文字翻译成另一国文学,或把一个民族独有的丶别族不懂的语言文句翻译成大家通俗的文句,这个需要对被翻译的和要翻译成的语言有相当功底。
而注释是对一个词或一句话丶一篇文章进行注解,可以同为本国语言,但时代不同,如把古文言文注释成现代文,也可把外文注释成本国语言,也是需要专业基础的
古诗注释标注怎么弄?
古诗注释标注这么弄
一、古诗批注教学的基本流程:
1.品读标题、 2.快速背诵、 3.分层批注:内容、情感、写法 4.理解背诵
二、批注步骤:
一次批注:(一)对诗歌内容进行批注,读懂大意。
步骤:1.解释字词。2.翻译句子。3.写到书上。
(二)写出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二次批注:诗人是如何写出这种情感?
可以从时间、地点、景物、词语、句子。也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诗歌结构等角度对诗歌进行批注。
教科书里的文言文,有不少地方的解释或者翻译是欠妥的,上课时老师该怎么办?
其实不止语文中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错误之处!
如果教师本身专业水平不错,可以给学生规避这些错误,或者对于没有统一标准的,把多种情况都讲解一下。但很可怕的是很多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存在哪些问题,甚至因为自己专业水平的原因而存在授课的错误,我觉得这存在是非常大的问题的。
以我曾经看过的文言文为例,我是教授物理的老师。因为喜爱古典文学的缘故,自己买的很多语文相关的书籍。涉及到文言文或者唐诗宋词的,我从不看里面的注释,都是自己细细品读里面的意境和含义。
有一次看到了《木兰诗》。里面前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我印象很深刻,初中的语文教师都是把“唧唧”翻译成“织布声”,但我自己结合这四句意思,品读这四句话总感觉应该翻译成“叹息声”。因为第三句是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叹息的声音。后来又读到白居易先生写的《琵琶行》里面有一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问此语重唧唧。这里也是把“唧唧”一词翻译为“叹息声”。
但毕竟不是专业出身,自己不敢妄下判断,就去请教了很多语文老师。最开始语文老师都是果断的告诉我就是翻译为“织布声”,我把《琵琶行》拿来做对比,他们也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扯来扯去,最终结论也是“织布声”。原因很简单,教参上翻译为织布声,就这样按照教参教。
后来请教了一位老教师,通过多方查询资料告诉我,就应该翻译为“叹息声”。
这个事已经过去有几年了,现在我看网上两种翻译都有。这本身没什么,文言文,理解不同,翻译结果不同。
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很多老师对此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只知道照本宣科,拿着教学参考,依葫芦画瓢,给学生讲解。自己连最基本的思考都没有。或者说,自己也没有深入的读过、理解过文言文,就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这就和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自己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个道理。
文言文毕竟是跨越时间留下的文化,传承过程中也会有缺失和错误的地方。你认为正确的解释也是别人的解释。对于自己来说,老师也是别人,那个也是别人。
老师教的是大家都认为的。
如果较真的话,最开始第一个人,指着现在的马然后教导大家都喊牛,现在的马不就是牛了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言文注释不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言文注释不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