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言文运用反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文言文运用反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文言文双音节词?
文言文双音节词是指文言文中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语,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在文言文中,双音节词常见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类中,例如“天地”、“人民”、“行止”、“高明”等。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非常频繁,同时也是文言文语言特色之一。由于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双音节词的用法和意义十分重要。
古代诗人写诗是一气呵成的还是反复斟酌修改的?
我也写过几首歪诗,有一点点经验。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有。诗可以在灵感迸发的瞬间写出来,比如我写的邀月共醉和竹这两首诗,我觉得没瑕疵就不改。但写关山月时发现李白写了玉门关我也写了玉门关,赶忙改成嘉峪关。文章要经得起推敲,有瑕疵就得改。相信古人写文章有时也会反复斟酌的。谢谢。
大部分是反复斟酌的,只有少部分是一气呵成。许多伟大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都表达过写诗的艰辛。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是苦吟诗人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推敲”一词的典故。
古诗不像现代诗,它有非常严谨的格律。一首好诗首先得合乎格律,如平仄、对仗等等。所以,伟大的诗人们其实是戴着格律的脚镣在跳舞。即使是天才如李白,都要遵循写诗的规则,而不是随意乱写。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静夜思》大家都非常熟悉,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优美。句子看似大白话,其实它的格律非常严谨;再如《将进酒》,我们现在读的版本,可能是李白后来完善的稿件(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后人修改的)。
在敦煌残卷之中,《将进酒》原名叫做《惜罇空》,“古来圣贤皆寂寞”的原句是“古来圣贤皆死尽”,“天生我材必有用”原句是“天生吾徒有俊才”。敦煌残卷与最终稿的差异,无疑说明了一首好诗是经过反复斟酌、修改的。
写作是件苦事。伟大的诗人,几乎都会用自己毕生的才学去锻造最杰出的句子。有时候,他们灵感迸发,一蹴而就,写出完美的句子。但更多的时候,他们艰苦地在辞海中游荡,寻觅那最杰出、最伟大的句子。
好诗不厌改!无论古人今人,诗词文章反复斟酌修改,都是一件平常之事。
题主所问:“古代诗人写诗是一气呵成的还是反复斟酌修改的?”可以肯定地回答:有一气呵成者,但更多地是反复斟酌修改。
最有名的例子,大家耳熟能详,就是“苦吟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创造了“推敲”一词。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更是改了十多次,可见斟酌仔细。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据说也被人提过意见,说是用典太多,但稼轩反复斟酌月余,虽未改动,但确实花费功夫斟酌了一番。
当然,一气呵成也不是没有,如曹植的《七步诗》。
个人更倾向于认为,大部分流传千古的佳作,是经过诗人反复斟酌的,因此用字用词才无可挑剔。这一点,我在《豫斋词话》有所表达。
《豫斋词话·二十五》金粟山人云: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余深然之。盖境生于景,情发于心,而表之以字词者,岂可不琢磨乎?字斟句酌而又近乎自然天成,佳作之由来也。
有灵感突发一气呵成的,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重在抒情,其余都是次要。
其实我还认为,诗词重不在押韵,押韵是学识体现,而一气呵成,情景交融则是才气的体现。
李白有才还是杜甫有才?不言而喻啊!
忆盛唐所作
九州升平奏管弦,
千里牡丹簇成团;
陶朱竞相学夷语,
明朝载酒出长安。
附上我的小诗一首,见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言文运用反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言文运用反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