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哪首诗?
《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尚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③》。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④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中世。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白居易?
这句话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是陶渊明,而不是白居易。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他热爱自然,喜欢山水,愿意过乡野生活,写了很多田园诗。因为不为尘世的“羁网”所累,所以生活十分清苦。
有人劝他为了改善生存处境,要遵守官场的规则,称颂上司,他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是白居易,是指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晋书·陶潜传》。原指不会为了五斗米的官俸向权贵屈服(五斗米:微薄俸禄的代称;折腰:弯腰,指鞠躬作揖),后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陶渊明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也正是因此,他才能写出独有的文风,并创作出了传诵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