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演义文言文版阅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三国演义文言文版阅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演义故事文言文?
三顾茅庐,刘备从徐庶得知卧龙岗有一名隐士号称卧龙先生,于是去拜访卧龙先生寻求治国安邦之策,第一次去卧龙先生不在家,刘备无功而返,第二次也是这样,第三次去的时候卧龙先生正好在家,但是在睡觉,刘备就安安静静的等候卧龙醒来,时到傍晚,卧龙才醒,卧龙感于刘备的礼待,跟随刘备出山
三国正史都是文言文的吗?有没白话文的?
都是文言文形式的。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是西晋时期,如果改为白话文的话,就不能算成正史了,会有些偏离史实。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原文?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原文:
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书“先锋黄盖”。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曹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曹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曹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曹操笑曰:“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曹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曹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曹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
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曹寨只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
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了解三国的历史应该看什么书?
按我这个顺序来,包你了解清楚.
一,先看《三国演义》,把三国的趣味性提高,激发对三国的强烈兴趣。但是请注意,看的时候必须提醒自己,这是演义这是演义这是演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是半古文半白话文,读起来不费尽,没有古文经验的读者也能顺利读完。为后面看史书打一下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
二、再看《三国志》。三国志是晋人陈寿写的,离三国时代很近,而且作者治学严谨,他的三国志可信度较高,公认的研究三国历史第一史书。本书是纪传体的,也就是楼主说的“按人物写的”。分三大部分:魏、蜀、吴。其中再细分人物。基本上出名的人物都写到了。
三、接下来看裴松之的注。因为陈寿太严谨,所以很多他觉得可信度不是100%的资料全都不用。裴松之将这些资料整理归纳,写进了注里,并加了自己的是说明。比如这个材料来自哪哪哪,可信度如何如何,我个人看法是什么什么。所以裴松之的注是较为客观的,值得研究一下。
四、再下来可以看其他关于三国的史书。比如资治通鉴、魏书、曹瞒传、后汉书什么的。
五、接下来看百家观点。比如易中天品三国,周思渊讲三国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演义文言文版阅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演义文言文版阅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