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己亥杂诗课文原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己亥杂诗课文原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扩展资料
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影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创作的一组诗集,发表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是龚自珍一生思想的精华。 诗集为诗人辞官后南北往返途中创作的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感时忧国、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己亥杂诗注解?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吟鞭:人的马鞭。
3.东指:东方故里。
4.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5.花:比喻国家。
《己亥杂诗》为何叫《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于公元1839年(农历己亥年)创作的一组诗集,故名《己亥杂诗》,共计315首。简介:《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
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那句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什么和唐伯虎写的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
唐伯虎是闻名天下的风流才子,所以后人很喜欢给他编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就是唐伯虎在厕所提写对联:“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晚晴或民国读书人瞎编的故事,引用了两句名诗。李商隐的“衣带渐宽终不悔”,龚自珍的“化作春泥更护花”。原本严肃认真的诗句突然变得很有画面感,感觉污秽不堪。
唐伯虎绝对不会写这样的对联,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出生的斯文学子。
唐伯虎乃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以诗画见长,留名于世。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们两人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龚自珍,15岁赋诗,38岁中进士,力争入世为官,却不与官场同流合污,最后辞官归隐。其诗文大多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其《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实和写意两层涵义。与实部分,落花化为泥土滋养花木,写意部分则是以“落红”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愿意像春泥护花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此为以景喻情的名篇佳作。
我们再来看看唐伯虎的“化作春泥更护花。”语出何处。
说有一天,一位县令刚刚盖好厕所,想找人为其写一副对联。不过,许多才子都不愿意接这个活儿,认为给厕所吟联有辱斯文,是在侮没自己的才能。后来,唐伯虎应了这事,不仅写了,还名传后世。这就是“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从创作背景,和对联所用的地方来看,这里的“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写实,重点用艺术的手法写出了,厕所之物的去处,用处。
因此,同一句“化作春泥更护花”,却属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意境之作。但并不妨碍它们都是能传千古的名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己亥杂诗课文原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己亥杂诗课文原图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