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己亥杂诗描写当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己亥杂诗描写当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己亥杂诗描写了当时清代什么的状?
已亥杂诗是清代诗人在亥年写的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220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五年级上册有另一首,八年级下册还有一首。
己亥杂诗画面描写?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首联描写的内容: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表现诗人,一方面是“浩荡离愁”的忧伤,另一方面,又是“吟鞭东指”的豪放洒脱。
己亥杂诗表示诗人死气沉沉的句子?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午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万马齐喑究可哀”,这是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死气沉沉的诗句。
《己亥杂诗》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作者是清代的龚自珍。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全诗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己亥杂诗描写当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己亥杂诗描写当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