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杂诗的朗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诗杂诗的朗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己亥杂诗唐诗注音版朗读?
hào dàng lí chóu bái rì xiá , yín biān dōng zhǐ jí tiān yá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luò hóng bù shì wú qíng wù , huà zuò chūn ní gèng hù huā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杂诗其三王维朗读?
己亥杂诗不是王维古诗,是龚自珍组诗作品。
己亥杂诗其三
清 · 龚自珍
房山/一角/露崚嶒,
十二/连桥/夜有冰。
渐进/城南/天尺五,
回灯/不敢/梦觚棱。
整首诗感情悲凉。“露崚嶒”、“夜有冰”不仅是房山县和雄县的自然景色,而且寓有社会环境险恶动辄得咎的深意,这反映了一个近代改革家壮志难酬、处处碰壁的苦闷心境。
山居杂诗元好问朗读?
山居杂诗
元好问〔金朝〕树合秋声满,村荒莫景闲。
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张九龄的《感遇》哪首适合朗诵?
张九龄《感遇》组诗共十二首,个人认为第一首更适合朗诵。此首五言古诗语言简洁凝炼,叙述风格清新恬淡,托物抒情言志,读来朗朗上口,流传识别度颇高。
尤其是最后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不管是咏物,还是以言志,千百年来令吟诵者浮想联翩,感慨系之。
《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葳蕤(wei rui)
个人张九龄《感遇·其一》最适合朗诵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此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风霜高洁的精神。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张九龄的诗歌更多地表现在穷达进退中保持高洁操守的人格理想。在艺术表现上,张九龄的诗歌以兴寄为主,显得委婉蕴藉。例如他的《感遇》十二首,均以芳草美人的意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所信守的高尚品格。这些诗篇受楚辞的影响较多,但情辞委婉,在古典传统上,可以说是兼有“风”、“骚”的情韵。【其十】
汉上有游女 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 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 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 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 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 日暮长太息
这篇诗的结构比较别致。它以三个互不关联的比喻组成。前六句以男性对一个游女的追求比喻自己对国家和君王的思念。中四句以兰花之被秋露摧残,即将凋谢,比喻君子被小人排斥。後两句以白云遮住了南山,比喻奸臣蒙蔽了君王;日暮比喻自己年老,难以为力。这些比喻,在古代文学中已经形成传统,所以还是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表达出此诗统一的主题来。张协《杂诗》、郭璞《游仙》已有此写法。(《程千帆新选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
诗词均可朗诵,要看您用在何处!
🍵个人建议,《感遇》其一,其五,其六更适合一些!
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其五: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其六: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因手工录入,不能全诗仅摘句,见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杂诗的朗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杂诗的朗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