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渊明杂诗唯美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陶渊明杂诗唯美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陶渊明杂诗背景?
诗为《杂诗十二首》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此诗做于陶潜辞官归园田居八年后。
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
陶渊明的杂诗,表达了他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癯而实腴”苏轼这么评价陶渊明的诗。
“腴”的意思是丰满,指的是诗句余味隽永,韵味悠然。如果非要说这种味是什么的话,陶渊明这里应是他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比如知名度最广的那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其实“绮”、“腴”并不是分开指字、句的,他们既可以指字,也可以指字。
也就是说,陶渊明的诗看起来朴实无华,明白易懂,实际上深意蕴于朴实之中,韵味在简单之内。
当然这只是我的浅薄分析,若有不对,恳请批评指正。
最后贴句渊明的诗吧: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的杂诗,表达了“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潜(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刘宋时改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说宜丰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祖父曾为武昌郡守。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卒于浔阳。
陶渊明《杂诗》其二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是一位田园诗人,其所作的杂诗 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志趣,也体现出了他热爱自然的情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散发出他独特的人魅力—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和污的高尚品。
田园杂诗陶渊明?
田园杂诗
[作者]
李梦阳 (明)
壮时掉尘鞅,老乃即农务。
值兹田事终,怛然感霜露。
原萋日以敛,林华不守故。
严霜净游气,翔鹄在天路。
騑雀跃蓬蒿,啄食不满嗉。
而余竟何言,饭牛发今素。
杂诗十二首,由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做的咏怀诗。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其中第一名比较有名,全诗如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只是骨肉之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渊明杂诗唯美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渊明杂诗唯美背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