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杂诗赏析及翻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杂诗赏析及翻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居杂诗原文及解释?
作品原文
山居杂诗六首(选三首)
瘦竹藤斜挂[1],丛花草乱生[2]。
林高风有欢朵祝主态[3],苔滑水无声[4]。
树合秋声满[5],村荒暮景闲。
虹收仍白雨[6],云动忽青山[7]。
原诗:山居杂诗 其一 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翻译:瘦长的竹节上挂满了藤蔓,花儿草儿密集地生长在一起。由于树高,山风吹来,摇曳多姿,青苔很滑布满溪流,水从上面流过,了无声响分外清幽。 赏析:
《山居杂诗 其一》是一首很好的写景诗,把握住了竹子、藤蔓、花草、风、青苔、流水的特点,将山中美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斜挂”两字把“瘦竹”和“藤”连接在一起,藤依竹而生,与竹子相依为命。一丛丛野花在幽僻的地方静静地开着,杂草亦随处乱生,花装点草,草映衬花。一个“斜”字一个“乱”字则突显了山野植物自由自在的生长姿态。“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写出了林与风的缠绵,山风吹来,摇曳多姿。青苔很滑,水从上面流过,了无声响,非常清幽。全诗四句是两两相对仗,十分工整!诗人把八种自然景象通过有机的连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地写出山居的清幽环境。
己亥杂诗施耐庵赏析?
不是施耐庵的是龚自珍的。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王+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进土,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诗风瑰丽,有“龚派”之称。他的诗饱含着忧国愤世的激情和对理想的憧憬,语言恣纵雄奇。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无名氏的《杂诗》?
《杂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诗人为无名氏,即不知是谁人所作。此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原诗共十九首,专写闺情离恨、游子乡愁。此诗为其第十三首。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进:接近。寒食:民俗清明节前两日吃冷食不生火,称寒食节。萋萋:水草丰茂。著:吹拂。此句意为:接近寒食节的雨水滋润的野草丰茂,吹入麦苗的风吹拂着杨柳映照堤岸。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等是:同样是。杜鹃:相传是蜀王杜宇冤死所化,夜晚啼叫到口滴血,啼叫声像说“不如归去”。此句意为:同样是有家不能回,杜鹃啊,不要再向我耳边啼叫。此诗描述游子思乡却不能归,哀惋伤心,使人垂泪。诗的前两句为倒装,应为“雨近寒食”和“著风麦苗”,可是“雨”同时和“草萋萋”联系,“风”和“柳映堤”相关联,所以诗人将“雨”和“风”置于中间的关键位置,如此一来前后贯通。寒食节将近,快到清明祭奠亲人之时,故而诗人思念故乡;野草丰茂,诗人的愁绪亦如野草般滋长;风吹麦浪使诗人想起故乡的山水;杨柳映堤使诗人想起离别时亲朋折柳相赠。光读前两句,就有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愁扑面而来。后两句中,“有家归未得”,更深一步表达诗人的愁绪,同时带着深深的无奈。杜鹃的声声崔啼,更是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绪,所以诗人说“休向耳边啼”。此诗写得情真意切,哀伤凄凉,读之感人肺腑,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明朝人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里评道:“真情,真趣,真话,写得出,惟有痴情者能知之。”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杂诗赏析及翻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杂诗赏析及翻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