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杂诗需要押韵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杂诗需要押韵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为春泥更护花押韵的字?
押韵的字是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
写诗时,韵律和意境哪个更重要?有哪些不押韵的古诗名篇?
我的回答是:韵律与意境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或说相差就不能称为一首好诗。
相对来说,韵律是作诗(古诗、律诗)者必备的基本条件。作古诗和近体诗(唐律)遵守韵律是第一要点,它包括很多知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平仄、格律、字数都有一定的规范,如果不遵守这些,那作出来的诗就会成为四不像。比如七律诗不注重平仄、韵律的要求就会被称为“打油诗”。作诗的基本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而诗的意境我觉得是学不来的,要靠自己去摸索、实践。知识可系统地学习,但作诗要有灵感以及感情的投入,如果不是这样,写出的诗就不过是语言符号的罗列。可以这样说,懂韵律者未必就能作出好诗,而不懂韵律者则一定作不出一首好的(古、律)诗。现代诗和律诗不一样,比较自由,但究竟要不要押韵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不是问题所在,所以不再此啰嗦。至于说有无见到不押韵的古诗,本人未见。究竟有还是没有不得而知。
问题:写诗时,韵律和意境哪个更重要?有哪些不押韵的古诗名篇?
韵律和意境并不是非彼即此的矛盾体,不存在哪个更重要的选择。
诗歌都是押韵的,因为时代久远,音韵变化,所以有些曾经押韵的古诗,今天读起来不押韵了。
一首好诗,除了意境、主题以外,还要注意音韵的优美。但是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作什么格律诗。
音韵优美,包括格律诗与非格律诗。
南北朝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诗人们,开始研究四声八病,这些大多和韵律相关,对后来格律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
格律诗有平仄、对账、粘连、一韵到底等特点,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但是,不能说非格律诗就没有音韵之美。
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等都不是格律诗,依然有其音韵上的美感。
韵律与意境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这个问题要这样去理解,写出律詩,绝句,各种词牌,韵律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那有严格的要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至于意境是作者写作时要表达的思想,要歌颂的一种景像,有千变万化,不一而足。
其一,如果要写律詩,就要分为七律还是五律。七律就要按照要求,分成八句,每句七字,共有56字,首句平声起的,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中途不能换韵或者是变韵。首句仄声起的可二、四、六、八句押韵即可,也是不可換韵、变韵。五律也是八句,四十字,其它的同七律的要求一样,这些要求都是写作中必须的。
其二,是在填词的时候,也要严格按照要求,在字数和句式上必须符合,因为在过去是要配乐的,不能出现差异,否则就会唱不了了。比如说,十六字令,就是十六个字,分成了不规则的四句,除平仄要求,一、二、四句押韵。
其三,在古代的詩中也有不讲平仄的,现代人都称为古风,在平仄押韵等方面,可以相对宽泛,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至今仍是精品。打个比方远在汉代,项羽的《垓下歌》就很有气势,詩中这样写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如有异义可以讨论。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杂诗需要押韵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杂诗需要押韵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