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己亥杂诗是才还是材为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己亥杂诗是才还是材为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己亥杂诗,的性质是什么?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组诗运用多种手法,艺术风格多样,既有雄奇又有哀艳。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己亥杂诗其五关于什么的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清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这位官宦家的子弟,仕途之路总是不顺畅。二十二岁著四篇《明良论》,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君权专制进行抨击。令外祖父段玉裁阅后又惊又喜,他欣然加墨批点,认为他的论述正中当今政治要害,是别具一格的见解。但或许,这样的思想,在腐朽的晚清官场,是不合时宜。也许这样的思绪流于笔端,最终妨碍了他的科举之路。龚自珍的进士科考试,考了六次,才考上进士。中了进士的龚自珍,仕途之路也不顺畅。加上他总爱抨击时弊,他更加的受排挤。1839年,他终于在京城呆不下去了。呆不下去的理由或许很多,但终归只有一条: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就没能改变官场衙门的暮气沉沉,没能让自己的卓见解付诸实施……
“落红”是形象的比喻自己的处境。落红,就算不能俏在枝头,也要化为春泥,呵护花儿。
这是何等的悲怆!
但悲怆里,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有就算散尽光热也要竭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济世情怀。
正是这样的济世情怀,后人更不会对他的黯然辞官有微词,不会对他离京时的纠结发出嘲笑,更多的,是敬意!
《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诗中的离愁已变成崇高的献身精神,天涯、日暮、落花,已和春泥孕育的未来高度融为一体。从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把读者带进一种瑰丽的、霞光艳艳的境界。
己亥杂诗怎样的新意?
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五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己亥杂诗是才还是材为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己亥杂诗是才还是材为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