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上隐者的杂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太上隐者的杂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是谁的诗?
这首诗是唐代太上隐者所作的《山居书事》,全诗原文如下: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白话文释义: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作者简介: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这首诗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
“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
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
山中不知岁月长出处?
山中不知岁月改”出自南宋学者魏了翁的《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江》。这是一首七律宋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现已收藏于唐诗宋词之中。
原文: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
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
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永平教孚讼亦简,为我卜筑河之乾。
临流兴怀叹不足,因思孔圣感逝川。
岂无日景自北起,亦有天运从东旋。
风霆流形草木贲,星辰垂象郊原宽。
1、“山中不知岁月长,寒尽不知年”的原句是“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全诗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2、全诗出自唐代太上隐者的《答人》。意思: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原文?
一、“一叶落知天下秋”出处:【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二、“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句含义:
深山里的僧人不知道怎样计算日历,他们通过树叶的凋落就能知道秋天到了。
山中岁月如此静寂,这与唐代太上隐者的“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意思相近。诗意中透着禅机。“一叶落知天下秋”又用来比喻以小见大。
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卷二十四引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上隐者的杂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上隐者的杂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